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深刻阐明了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形成终身学习的网络和终身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因此,发展社区教育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几年来,我社区教育中心在观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宝安区教育局和宝安区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根据“十六大”的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沿海发达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办学及做好劳动力转移”的文件精神,立足本地区、放眼全国,在搞好本土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工作前提下,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就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新思路。通过与贵州湄潭等地区联合办学,组织生源培训,为发展职业教育,为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为深圳特区劳动力的需求趟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杨荣新  房慧 《大理师专学报》2014,(7):F0002-F0002
2014年4月中旬,在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带领下,云南高等教育参访团一行15人赴台交流访问。此次访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2013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秦光荣书记率团“七彩云南宝岛行”时云南与台湾之间达成的加强两地高校和产业合作的重要事项,以进一步加强互相了解,  相似文献   
4.
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明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有它的个性、特殊风格和特征。大量考古材料表明,中国明的起源是呈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和成都市金沙村遗址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成都平原的古蜀国有着高度灿烂的古代明,三星堆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城所在,金沙村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后古蜀国的又一明中心。新津宝墩等六个史前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证明了古蜀明是源于川西地区,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长江上游古代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明中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几年来,我社区教育中心在观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宝安区教育局和宝安区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根据“十六大”的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沿海发达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办学及做好劳  相似文献   
6.
杨荣新 《中学生电脑》2014,(1):60-60,62
壁画,通常是指依附于建筑墙壁的绘画艺术,即绘画与墙壁相结合以达到装饰和强化空间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壁画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到当今的壁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壁画作为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作用日益明显,在我们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紧密结合地域优势 打造自身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深,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这种现象影响了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持续发展,也为人们所诟病。任何现象的出现,肯定有内部的原因所在。同质化现象的出现,迅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只是其推手之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大家对于什么是特色,怎样形成特色这两个问题认识的模糊。面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大理学院深刻认识到鲜明的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地方高校得以发展的发动机,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8.
杨荣新 《农村教育》2002,(6):34-35,55
观澜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立于1991年。是宝安区教育局辖属深圳市教育局领导的政府办学机构,是观澜镇现代化多功能的成人教育培训基地,是一所恬静、优雅的花园式学校。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得到国际上的极力赞誉,被称之为“东方经验”、“中华民族的创举”,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化基础,得到中国传统化和中华民族心理素质的支持,继承了中国古代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形成了遍布全国城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体系,并在预防和调解民同纠纷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首先必须保持人民调解的民族特色,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强化功能,健全组织,提高调解人员水平,并需要进一步解决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制订人民调解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