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教育哲学应该研究什么——试论教育哲学研究的三个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研究的主题关系到教育哲学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依据教育哲学的学科特质,我们认为,拓展学科视野,真切关怀人生以及解决当代教育的困境应该成为教育哲学研究不可忽略的三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3.
4.
桑志坚 《教学研究》2008,(3):193-195,203
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教育哲学具备了教育和哲学的双重特点.教育哲学的这种本性,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的艺术性格,以艺术的敏感捕捉教育问题,以艺术的大胆怀疑批判教育现实;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理性特质,以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求是的精神,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去辨析、熔铸教育的精神、理念;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表达上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需要提升“民族自觉”,从族群和地域两个方面深入思考民族教育改革的特殊性;需要寻找“叠合认同”,处理好民族教育改革与中国整体教育改革以及民族教育的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关系;需要走向“和而不同”,在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以及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生活史提供我们洞见复杂生活的方法。因为生活史在研究中追求“聚焦日常的生活”,然后“叙述个体的故事”,进而“转向故事的背后”,呈现情境中完整的个体生活。作为面向教育生活的“炼金术”,教育生活史既是生活史应用的拓展,也是教育研究之需要。在教育研究中,生活史作为话筒,发出沉默者的声音;作为窗口,见到个体的主观经验;作为镜子,映出生活情境的力量,从而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新路向。正是因为其强大的功用,生活史方法在聚焦教师生活、关注学生经验以及成人的学习经历等领域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今天的社会结构已经呈现出“个体化”特征,这使得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个体的焦虑”.在这种社会情景中,人们对其应对未来“风险”的教育制度和资源表现出极大的依赖和更大范围的恐慌.这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行为、教育认识以及学生的发展.但要缓解和消除这种恐慌只有依赖教育信任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学科精神是学科意识的灵魂和根基。学界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精神的认识存在着各种相互区分而又有着或多或少联系的观点。教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应用学科,其学科精神应是陌生化、不认同和在他处的边缘精神,这一精神要求教育社会学学者站在教育边缘对教育现象进行社会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道德虚无主义的主旨是从根本上否定道德的实存。处于转型的中国社会,出现道德虚无主义主要是因为社会的价值多元解构了道德的存在,品味判断反而取代了道德判断,更关键的是道德存在的契约精神和公民意识的缺乏使得道德重建又遇到了困难。针对这些道德虚无主义的弊端和出现原因,道德教育为消除道德虚无主义应该让人们正确理解道德的存在,批判错误的道德底线思想,注重公民意识的养成,以及应该使道德教育本身成为具有道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类通向幸福的阶梯,不仅因为教育帮助人获得幸福所需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教育在精神层面上关怀人的生活.它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让人拥有平和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行动的智慧,达到人生幸福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