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教育语言学自1972年诞生至今,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于国外教育语言学异军突起、百花齐放的迅猛发展势头,我国的教育语言学研究则存在研究领域单一、相关实证研究匮乏的窘境。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外教育语言学的发展概况,认为在面临战略转型的新时期,我国的教育语言学研究应聚焦于教育中的语言问题,以双语教育、语言服务、外语教学的生态观、移民/特殊群体的语言权利与教育、汉语的对外传播等话题为切入点,并对部分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谈探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性学习(Enguiry Lcarning)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一方面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和规律,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大量物理事实、现象进行科学探究和概括的一门自然科学,观察实验和理性思维是物理学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鉴于物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其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主动提出帮助他人者态度要真诚,口吻要亲切;若遇到对方拒绝,不可一味坚持给予帮助,以免引起对方的误解。受人帮助者事前事后都应该向提供帮助者致谢;若不想接受对方提出的帮助,应该向对方表示谢意,切忌语气生硬。  相似文献   
4.
正式邀请宾客赴宴必须向确定的对象发出请柬或邀请信。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作客或外出活动,除了以书面形式邀请外,也可以当面作口头邀请,或者打电话邀请。按照惯例,无论接受邀请还是谢绝邀请,其答复形式均须与发出邀请的形式相一致。若无意接受邀请,不必另寻托辞、多加解释,一般只要婉言谢绝即可。一旦接受了邀请,不可违约。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巨额投入,施工企业的承揽工程量得到空前骤增.施工企业骨干人员呈现短缺趋势,在此情况下,各施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施工企业更是重视员工管理,越是注重人才培养,尤其加强了新进员工的管理,为吸引人才,实施了许多措施,包括优惠政策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但因行业特性,每年新进员工流失量很大.本文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探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降低新进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使用辞别语应区分对象和场合。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下,一般不宜使用“Bye-bye!”“Bye!”“so Iong!”等。当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得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并表示过得很愉快。也许主人会说些表示挽留的话,这是出于礼貌的客气话,客人不必太认真,托故告辞即可。  相似文献   
7.
询问向陌生人打听消息、询问情况时,我们应该先说“Excuse me.”这不仅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为了表示礼貌。当然,在熟人之间,可不必拘泥于形式。当我们没听清对方所说的而请求复述时,不可用“please 祈使句”的结构,因为这是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8.
ASKING AND GIVING DIRECTIONS问路与指路“出门带地图,迷路勤询问。”向陌生人问路时,应该先道声“Excuse me”,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可千万不能伸手拍拍对方的肩或拉拉对方的手臂,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记不下对方所指的路,我们不妨请指路者画张草图。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指路者复述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在这春暖花开、学意正浓的季节,新一期的《英语自学》又与各位读者见面了。随着本刊物编委成员的变更,我有幸与《英语自学》的忠实读者交往。英语学习的内容并非限于合乎语法规则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辨认人或物在辨认时,切忌以手指指点别人,因为这样做是不礼貌的,会使被指点者感到尴尬难堪。若辨认对象在人群中,可以描述其相貌和衣着。总之,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