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艺术构思、审美理想以及"诗与画通"的艺术阐释三个方面对十万山人绘画美学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是研究明代潮汕方言的重要语料,剧本中宾白比较口语化,反映了当时潮汕口语的实际状况,在方言历时材料较少的情况下,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语言材料,为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通过对剧本中疑问句的统计,考察当时潮汕话中疑问句系统的基本情况,再将其与现代潮汕话进行比较,可以推导出潮汕话疑问句系统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昌潮是卓越的岭南画家,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犹以花鸟画见长,所画的竹素有“昌潮竹”之雅称,他与董寿平被誉为“南刘北董”。刘昌潮的花鸟画具有古拙简约的美学内涵、富于动感的奇特神韵和独树一帜的笔墨语言,这形成了他花鸟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流行于闽南、粤东和台湾地区的嵌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建筑景观。目前学术界关于嵌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美学和文化学的视角,也已经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要拓展嵌瓷的研究,可以利用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把嵌瓷置于特定的时空中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海外华人题捐碑刻文献是地方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其主要内容涉及桥路修建、庙宇修建、祠堂修建及学校修建等四种类型.碑刻文献生动地揭示了海外华人与地方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孙淑彦先生是岭南文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他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讲学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容量大、内涵深、品位高,给新时期散文注入了一股强健的生命活力。文章从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识、理性思辨色彩、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三方面论述孙淑彦散文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潮汕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潮汕古民歌由居住在潮汕的疍、畲、獠、俚等少数民族传唱,但根据潮汕民歌文献资料记载,至迟在明代潮汕地区已经有民歌文献资料存在,而清代以后潮汕民歌呈现了辉煌状态,渐渐被地方文献和文人笔记、诗词所关注.这些民歌呈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狂欢化的精神便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直接呈现.本文拟从巴赫金诗学出发,探讨潮汕民歌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通过揭阳地区(包括揭东县、揭西县、普宁市、惠来县等四个县级市)实地方言调查以及在调查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历史文献文化资料.对揭阳闽语区的地名异读现象进行探讨,从文白异读、方言词训读、更字留音、雅字俗称读等四个方面揭示地名异读中蕴涵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该理论将人类的智能进行多元层次的划分,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探讨新课标语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贺和李商隐作为有一定传承关系的两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中对色彩的运用既有一致的地方,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二李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不同点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之后,认为李贺在用色时注重一个“新”字,追求辞必己出,用色新鲜而奇巧,是一个“唯新主义者”;李商隐则侧重于对和谐的“美”的追求,用色圆熟而华美,可称之为“唯美主义者”。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