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重视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中卫县教研室段兴明预习是指教师在讲课文之前,学生自己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教材及有关的辅助教材。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地感知课文内容,发现已知和未知,并存于心中,这样他们在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听课,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教学语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卫县教研室段兴明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用符合儿真心理需求的语言讲课,往往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课堂语言设计应突出“甜”、“趣”、“短”、“活”四个特点。所...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的主攻方向应集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要致力于变以“教”为主的课堂结构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如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教学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山羊》一文既是第一册教材中的一篇看图学文。又属学生自读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掌握了生字新词.初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小蝌蚪找妈妈》是由色彩鲜艳的图画和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组成,讲述了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完全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这一自然现象,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的特征,教师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小蝌蚪找妈妈》是由色彩鲜艳的图画和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组成,讲述了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完全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这一自然现象,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的特征,教师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一、看一看,培养观察能力本文是篇“看图学文”,教材的性质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要有“看”,“看”就是观察图画,观察图画是为了了解图意,图意的了解又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课文共有四幅图,形象地再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  相似文献   
6.
《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看图学文。根据本组导读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可这样设计导读:一、预习,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本课的特点,应这样指导预习:1.指导认真观察图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