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291篇
科学研究   329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30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电视制作设备的改进和电视工作者制作技术水平的提高,电视画面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声画的基础上,动画、特技,尤其是屏幕文字的大量使用,使电视画面开始走向多极整合模式。据统计,屏幕文字在电视中的使用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95%以上,电视图像借助文字的回归,给受众带来了全方位、多样式的信息享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视觉和心理要求。屏幕文字在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一、精良的屏幕文字,是辅助画面实现“视、听、读”三位一体信息力度的保证据笔者观察,目前我国省级以上的电视台在展播节目时都有屏幕文字显示。这些屏幕文字的样式无论从字体、字形、字号、字色、衬底等方面大都比较讲究,展示的方式基本以辅助画面为主。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近期播出的《聚焦新课程》系列节目,节目的制作人员对访谈节目中的屏幕文字进行了改进,改变了过去只显示被邀专家的讲话内容的字幕,把主持人向对方提问的每个问题在访谈过程中也适时显示出来,让观众对谈话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在访谈进行一个阶段后,伴随着音乐和与节目内容相关的画面出现了以醒目的颜色标注的CCTV10的台标和标题...  相似文献   
2.
3.
对我国宏观经济地带及综合经济区划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我国“七五”确定的三大宏观经济地带和“九五”划分的7大综合经济区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文章在介绍了“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三大宏观经济地带及10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案,并给出了新三大宏观经济地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对局部肌肉疲劳恢复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刺激对局部肌肉疲劳恢复的电生理学研究@周里@刘德荣@段文杰...  相似文献   
5.
6.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观念的更新,自助式服务在满足了图书馆读自我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将图书馆员从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图书馆员的经验、智能将得到更大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笔者以为,建设和谐校园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采用图像(片)资料分析对比、文献资料研究、实验验证、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网球正、反手切削球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网球运动切削球技术对“球拍控制”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依据“运动学习过程”理论,探索性的提出“拍臂角”概念,并进一步探讨切削球“拍臂角”变化规律,构思设计了简便实用的“拍臂角”教学辅助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9.
10.
舒红云 《武当》2001,(1):34-35
身法运动的意义身法运动又称之为身法轨迹或脊椎运动。脊椎运动在拳学发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就有“力由脊发”的精辟论述。但是许多人对脊椎发力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脊椎发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今,轨迹拳学把脊椎的运动规律和方法明明白白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脊椎运动成为人人可以从理论上讲得清,在实践中用得上的技术。从而使拳学运动更加趋于完美。脊椎发力通常称之为身腰发力,身腰发力历来是拳学界的首要机密,诸如寸拳、寸劲、穿透力、贴身发力、抖飞人等等这些令人神往的功夫,无不得益于身腰的瞬间一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