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历史学科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的人和事的论述,是一门推理的学问。要获得历史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史料’与‘历史’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用于过去的重建。这就是需要正确的证据意识,并有将史料转化为证据的方法和能力。”[1]史料在史学和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已被广泛认同,为“当下”与“过去”架构沟...  相似文献   
2.
思想家卢梭曾提出这样的理论:“游戏是学生的工作.”教育家杜威先生也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游戏.”富于变化的游戏活动,学生都很乐于参与其中.《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的任务:“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体育游戏活动是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掌握和应用运动技能的基本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应勇于“破冰”,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以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而学生特别是高中女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却是在不断地恶化.下面我们就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汤春红 《文教资料》2012,(4):180-181,18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历史教师往往轻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本文着重从历史教学备课方面谈追求务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以下几点: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确立可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实际,等等。  相似文献   
6.
有学者诚恳地指出当前历史新课改的热情虽然高涨,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却明显了,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中不凸显历史人物,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实质是“人的缺位”。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可能会把具体的历史知识“还给教师”,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应给学生“带得走”的教育,即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为教学效益,是履行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2"和历史"必修2"为例,尝试研究史地科际联系对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一、研究背景"史地不分家",自《隋书·经籍志》起,沿至《四库全书总目》,一直将地理列为史部(我国古代图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古今中外,治沿革地理学(历史人  相似文献   
8.
人事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性质、特点不尽相同,涉及的工作也各有侧重,但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单位内部的人和与之相关的事的工作。因此做好单位的人事工作必须立足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