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人们对教师权威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批判。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权威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应当以一种理性形式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国际公认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50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普遍存在,对当前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倦怠存在的原因,与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角色转变、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的高要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其工作量的事实有关。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原因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似乎正印证着国外的一项研究:改革方案被采纳后,教师的行为只有16%符合方案所要求的模式。也逃脱不了一个现实,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绝大多数课程编制的计划,实际上并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实施。哆这诚然与课程计划、实施策略、课程评价、实施主体以及实施理论研究有关,四但教师的职业倦怠必定无法与之脱离关系。  相似文献   
4.
压缩课堂教学无用时间,提高学术学习时间所占比例是当前减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6.
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实施的过程要受到诸如课程计划、课程实施主体、实施策略、课程资源、实施结果评价、实施相关理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课程资源的短缺似乎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及新课程实施的瓶颈。然而这种短缺现状并不像想象那么严重。因为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是由于我们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得到开发而处于闲置状态。为此,纠正认识偏差、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协调与合作将是开发、创生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合理的课程意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但是这些意识在教师身上表现得还较为淡薄,处于待觉醒状态,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以促进教师发展,最终促进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倦怠的存在必将对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和伤害我们的学生。因为“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人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因此,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倦怠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的教学策略概念需要重新辨析,它有自已的独特的内涵和类型划分。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造成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