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教育工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职能,分析了新时期条件下教育工会进行创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种四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四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和运动学逆解的简化求解方法,简化了求解过程,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实验表明:这种简化求解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相悬浮法将柿单宁材料与壳聚糖基体材料复合并加入纳米Fe_3O_4粒子进行修饰赋予其磁性分离性能,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主要从溶液pH值、吸附热平衡和动力学角度出发。在温度为303 K,pH=4.5,Pb(Ⅱ)的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磁性改性柿单宁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Ⅱ)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153 mg/g,其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能够很好地用Langmuir吸附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来拟合。研究工作表明,该吸附剂具有磁性易分离和金属离子高效吸附优良性能,在重金属污水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分析,以Elmo HARmonica伺服驱动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基于Visual C 和OpenGL平台开发了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仿真系统,并进行了轨迹跟踪的仿真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了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围绕机电类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将机械、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及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开发了机器人系列项目,并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将机器人技术应用、社会实践及企业需求相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首先对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特色意识为核心,建立了个性化的教学培养模式。通过三年多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探索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斐然。  相似文献   
7.
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几种导航方式。对自主导航技术的关键技术———路径规划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人工智能以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移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以"机械维修与检测技术教育"本科专业为例,构建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具备共同教学规律的若干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规划整合而形成课程群。在此基础上,进行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期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机电领域急需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在于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统筹深化融合。从系统论视角将产教融合看作整体组织,深化产教融合内外部支持体系亟待完善、实施主体能动性亟待提高、企业参与动力亟待加强,以此探究产教融合深化的突破路径,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和保障机制,引领各相关主体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深圳固高(Googol)公司GIP 100 L倒立摆实验系统及其在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对其进行了最优控制算法设计,满足了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