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全民 《贵州教育》2013,(13):23-25
“问题解决”和“学习评价”均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与学习评价”教学模式将“问题解决”与“学习评价”相结合,追求课堂的高效以及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欢迎广大读者对这一模式来稿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一节渗透数学思想的复习课为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将“问题解决”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教师在数学问题引领中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问题解决”,强化“数学思考”,体验“学习评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1]描述了一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体现创新精神、探究不同解法的数学活动课.正如作者在反思中所写到:"本课中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求阴影部分面积的问题,稍加改变就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继而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从形式、内容到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当前中考命题改革动向、试题模式及特点,对同学们中考复习是有指导意义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纵观2005年全国各地(特别是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涌现出一大批以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同学们学习过程为背景的创新型试题,反映出立足同学们发展需要,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加强对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结合我省…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如何考?试题有何特点?命题趋势怎样?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和中考命题面临着的一个主要问题.了解当前中考命题改革动向、试题模式、试题特点,将对广大师生中考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纵观2005年全国各地(特别是新课程实验区)中考试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经学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禾等关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呢?我们先看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给传统的考试评价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如何在中考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近年来各地在中考命题中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纵观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呈现出回归自然,在意境中亲近数学;回归生活,在现实中触摸数学;回归课本,在活动中感悟数学三大特点.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考动态,本文拟以《标准》为依据对2007年部分省市中考数学试题进行简略评析、感悟,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描述了一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体现创新精神、探究不同解法的数学活动课.正如作者在反思中所写到:“本课中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求阴影部分面积的问题,稍加改变就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继而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产生了一连串精彩的回答.他们的思维大放异彩,他们的想象令人惊叹不已.”然而,仔细对文[1]中所讲习题的研究,却发现真正的意外,由此引发一些思考.为方便阐述,现将此原题整理后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从形式、内容到评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当前中考命题改革动向、试题模式及特点,对同学们中考复习是有指导意义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5年秋季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纵观2005年全国各地(特别是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涌现出一大批以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同学们学习过程为背景的创新型试题,反映出立足同学们发展需要,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加强对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结合我省各地、州、市中考试题特点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天早晨的气温是-2℃,中午上升了4℃,则中午的气温是℃12.分解因式:a3-2a2b-15ab2=。3.不等式2xx-2+<11>5的解集是。4.已知x1、x2是方程2x2+x-1=0的两实数根,则1x1+x12=。5.在Rt△ABC中,∠C=90°,tanA=23,AC=4,则BC=。图16.如图1,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AE与BD交于F,若S△DEF=1,则S△ABF=。7.若点A(-2,y1)、B(-3,y2)在y=-x1的图象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8.请你写一个图象经过点(0,1)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图29.如图2,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切线,E为切点,AC⊥CD于C,BD⊥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