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也许你并没有仔细想过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可怕,但是你需要知道:失去了信心最可怕。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有一些困难,甚至经历失败、无奈或是被人误解。其实这些都不可怕,从此一蹶不振才是最最可怕的,也是人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曾经,现在或将来,有一天,不知为什么,一切事情总是会使你不开心;一切你喜欢的人或物都变得不那么可爱。郁闷的一天伴着你入梦时忧郁的眼神过去了。清晨,第一缕阳光射进虚掩的窗帘,你应该充满信心去迎接新的一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拥抱美好的一天,去用你旺盛的精力去播种充满希望的一天。让自己的心情主…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和分析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前,我国沿袭了前苏联的田径教学体系,1986年后,根据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和中国田径运动实践的经验,独立编写出自己的教材,形成了自己田径运动理论与方法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荆鹏  李博  侯恕 《物理教师》2022,(12):8-13
在信息迭代和知识嬗变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导向都亟需关注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存在学生缺乏对已有知识体系和技能的重塑意识,教师忽视对认知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引导传授的这两个现实困境.在物理教学中指向学习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应是各个教学环节围绕学习迁移能力培养进行的整合优化.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物理习题教学中都存在指向学习迁移能力的高中物理教学范式,以“轻绳、轻杆、轻弹簧突变问题”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本质的基本构成要素,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探究能力以及发展其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结合相关政策文本,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自1981年以来的536篇与高考物理实验相关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6.2.R4),从年发文量、关键词及突现词等维度对该领域进行了变迁脉络梳理.研究发现,高考物理实验的研究热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发文量、增量变化的拐点与政策相匹配;研究成果关注物理知识与考查方式、实验能力与素养导向、实验复习与教学策略三大领域.未来,应聚焦研究热点解读,促进教学提质增效;加强实验探究考查,助力高考人才选拔;依托物理情境创设,落实学科素养考查;深化教育改革理念,创新实验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
求解均匀带电体场强是近年高考中常考题型,但该题型在高中物理教与学过程中存在难点。本文基于电磁学相关理论,给出了轴对称均匀带电壳体场强问题的一种新解法。该解法可适用于三维模型,具有简便性、易懂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选择乐观     
为了体验生活,增加社会阅历,也顺便挣点零花钱,接受了一家自考工作站的兼职工作。双休日便会有一些零散的活儿干,其中有一项便是每到考试季节,发传单给从考场下来的自考生,为他们传递招考信息,还记得第一次发传单有些难为情。那次发传单,出发的时候还泣有在意太多,直到到了目的地,一切就绪,双手拿着传单的时候,突然有种怪怪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也许你并没有仔细想过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可怕,但是你需要知道:失去了信心最可怕。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有一些困难,甚至经历失败、无奈或是被人误解。其实这些都不可怕,从此一蹶不振才是最最可怕的,也是人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曾经,现在或将来,有一天,不知为什么,一切事情总是会使你不开心;一切你喜欢的人或物都变得不那么可爱。郁闷的一天伴着你入梦时忧郁的眼神过去了。  相似文献   
8.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是技术赋能教学范式革新的关键角色。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国家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关切学生个体差异化,指向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重塑课堂教学生态;促进教研合作与交流,推动教师队伍数字转型。然而,目标导向不够明晰、职前教育缺乏重视、评价指标尚未成型等诸多实践误识与价值偏倚阻滞了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应以学科特征为起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动力,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科、环境、资源、评价和育人五个维度构建其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课堂的数字化转型是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目前,囿于技术介入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层次不深、理念陈旧等原因,课堂场域权力紊乱、课堂文化意蕴流失、课堂交往情感退位、课堂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频现,难以满足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该文探析了基础教育课堂的应然形态,即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从“大规模”转向“定制化”、从“技术依赖”转向“数字融合”、从“单向传递”转向“反哺共享”,并提出了一种以教学设计系统、学习支撑系统和反馈评估系统组成的“DIGITIZE”课堂设计模式,该模式以课堂中的“人”为中心嵌入数字文化基因,以课堂中的“物”为底座创设智能学习环境,以课堂中的“技”为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课堂中“人—物—技”融合共生,旨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基础教育课堂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荆鹏 《中学物理》2024,(9):6-11
AIGC技术基于漫长的研发历程,实现了从萌芽到融合再到崛起的范式转变.相较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分析与意义探讨,关涉自然科学的对话,尤其是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物理教育领域内容时,AIGC的现实表现亟需探查.研究选取搭载GPT-4的BING AI作为测试对象,从教、学、评三个维度进行多轮测试后发现,现阶段其在物理教学场景中已初具实践价值,但存在应答真实性缺失、易致思维惰化和诱发伦理安全等风险隐忧.在物理教育中使用AIGC应聚焦学科育人价值,警惕教学意义被技术侵蚀;明晰人技关系边界,防范教学主体的思维异化;延拓技术应用场景,革新教学过程的时空范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