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剧本杀游戏以一个推理剧本为基础,通过多个玩家的发散,共同构筑出一个新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空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令玩家为之着迷的,这些问题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进行多角度、更全面的解读。列斐伏尔提出空间是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者的辩证统一,剧本杀游戏创造出来的暂时虚拟空间符合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2.
根据系统论原理,一切研究对象,大至一个宇宙,小至一个分子,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一个系统,一个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统一体。部分一旦从整体中游离出来后,就会发生质变;而整体又不等于各个部分的总和。教学言语是一个由语言子系统和非语言子系统组成的系统。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语言子系统的功能,而忽视非语言子系统功能,故笔者提文论之,以引起足够的注意于后者的功能。一、教学言语隐性功能的界说我们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教师的言语应该简洁、明确、清晰”。这句话看似简单,事实上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区分清楚:语言和言语。所谓语言是指以语言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发音,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绥化垦区现有9个国有农牧场,22447名农垦职工。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绥化垦区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职工快速脱贫致富为根本出发点,先后加大实施“9522”、“1533”职工扶贫工程,使职工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职工家庭生活已步入小康水平,弱势群体数量明显减少,但由于自然灾害及下岗失业、疾病等原因,仍有部分职工生活比较贫困。作为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第一帮助人”的局、场工会主席,坚持走群体维护、群体扶贫、群体脱贫致富之路,积极为他们想办法、找出路,想方设法抓协会,建基…  相似文献   
4.
5.
文中主要讨论了乃变换半群中幂等元的判定,L类和R类中幂等元的乘法,幂等元所在的H类是群,所有幂等元构成半格及其相乘的规律和其夹心集.  相似文献   
6.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这部分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如高中代数上册“函数“部分)常常还将涉及,故在进行本内容教学时,应尽可能将其深度和广度适度拓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竹亚科分类自70年代末以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高山竹类的属名、种类处理,青篱竹属在中国是否存在,以及丛生竹的属级界线等问题上,国内学者间,以及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间存在不同意见。读了林万涛关于中国牡竹属的两篇文章后,认为有必要就牡竹属的范畴作一讨论,其中也涉及国内竹亚科分类的若干方法论问题。根据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广义牡竹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参照Clayton对属级分类阶元提出的几条原则,特别是性状的选择,讨论了椅子竹属与碟环慈竹属的归属问题。笔者认为,数量分类学并不探讨类群的起源问题,研究系统发育则需要多学科的证据,因而单从营养体个别性状的相似性来推测系统发育是不可取的。最后本文归并了椅子竹属和碟环慈竹属。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然而,在经济改革大潮席卷华夏大地的今天,要使处于低薪阶层的小学教师情绪稳定,安于教书,乐于奉  相似文献   
9.
校本研究是密切结合学校实际,主要依靠学校自身力量,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校本研究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已在英美兴起,近些年来在我国也比较流行。校本研究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要充分发挥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主张行动研究,即教师从问题出发,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是一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研究方式。校本研究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教师本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  相似文献   
10.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安全、清洁能源、人口健康、环境优化和脱贫致富等自然与社会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说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如科学家利用日本矮杆基因,育成了“奇迹”的墨西哥小麦,一举使这个粮食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中国低脚乌尖水稻的矮杆基因,培育出了系列水稻品种,从而掀起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海南岛野生稻的不育特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