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越高,幸福感越低;(3)自尊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个体的自尊,最终影响其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文化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7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文化压力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2)自尊在同伴文化压力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高自尊水平比低自尊水平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文化压力的影响而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对866名罪犯进行反社会人格障碍调查,结果表明:(1)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罪犯高于女性罪犯。(2)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逐渐降低。18-24岁罪犯的反社会人格发生率最高,45岁及以上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最低。(3)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罪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4)未婚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罪犯。(5)两次及多次入狱的累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初犯。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大学毕业生目标追求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种心理需要满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7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部目标显著正向预测幸福感,外部目标对幸福感预测作用不显著;(2)心理需要满足是内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即追求内部目标有利于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进而提升幸福感水平。三种心理需要中,自主需要和关系需要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胜任需要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聚焦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情景交互影响的科学。在1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学一方面致力于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这种与社会的持续对话是社会心理学生命力的源泉,也奠定了该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特色。从研究主题来说,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3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进化社会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等新领域的兴起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研究者可以在社会公正与腐败、民众心态与主观幸福感、社会互动与人际和谐、群际关系与民族冲突、非常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工作压力与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社会矛盾与网络群体事件、民众道德心理与价值观变迁等方面大有所为。鉴于社会心理学所具有的重要科学价值及其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我国在统筹解决国家重大现实问题时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切入,在规划和部署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时重视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加大力度推动心理学科全盘发展时促进社会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满足国家重大社会现实需求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综述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情景交互影响的科学。在1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学一方面致力于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这种与社会的持续对话是社会心理学生命力的源泉,也奠定了该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特色。从研究主题来说,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进化社会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等新领域的兴起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研究者可以在社会公正与腐败、民众心态与主观幸福感、社会互动与人际和谐、群际关系与民族冲突、非常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工作压力与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社会矛盾与网络群体事件、民众价值观变迁与道德教育等方面大有所为。鉴于社会心理学所具有的重要科学价值及其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我国在统筹和解决国家重大现实问题时应纳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在规划和部署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时重视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加大力度推动心理学科全盘发展时促进社会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并为满足国家重大社会现实需求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压力起源于医学领域,职业枯竭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压力来源广泛、难以预测,职业枯竭的来源相对稳定、可预测;压力的发生发展过程迅速而即时,职业枯竭则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压力表现广泛分布于生理、心理和行为层面,而职业枯竭的表现则主要限定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自我效能感三个特征;压力是一个普适的症状,职业枯竭的表现则可能具有文化和职业的特异性;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有好有坏,而职业枯竭的影响则完全是负面的;压力的不良结果表现在身心两方面,职业枯竭的后果则更具心理社会性.基于以上差异,压力的评估应以生理指标为主,预警和干预的不是压力的产生而是其后可能的身心疾病;职业枯竭的评估应以心理指标为主,预警和干预直接针对职业枯竭的发生进行.  相似文献   
9.
前摄应对是一种朝向未来的积极应对方式。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238名特殊教育教师的前摄应对、社会支持及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前摄应对在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前摄应对和社会支持是特殊教育教师积极工作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当前高等院校应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旨在促进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稳步发展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