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5月6日至8日,江苏省职业教育现场会在涟水召开。来自江苏省教委的同志和各市职教负责人、各县教育局长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省教委周德藩副主任对经济比较贫困地区怎样办好职业教育、振兴地方经济的问题作了论述,对涟水职中艰苦创业、把握地方经济脉搏,为发展地  相似文献   
2.
职校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可能说是目前全国职教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使职高生学有所成,并有一技之长,对口就业或曲线就业?江苏省涟水职业高级中学采取“多铺路、广结缘”的办法,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历年来,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3.
4.
江苏省涟水职业高级中学创办十年来,发展令人瞩目:校园、校舍、固定资产比建校初的1982年扩大2倍、12倍和20倍,现拥有16个专业38个班级,1755名在校生,学校先后三次通过省重点校的检查评估,九二年四月被省政府评定为“国标”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其办学经验多次在国家、省市报刊、电台作报道宣传,参观者络绎不绝,学校被省教委誉为“苏北平原一枝花”。而创造这一切的领头雁——校长王再新,更以其富有特色的办学新思想和卓有成效的新的管理艺术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他,不仅拥有个带“新”的名字。 不拘一格,采以新的办学形式  相似文献   
5.
无庸置疑,21世纪将是智能化的社会,是知识成为主体和主导力量的社会。那些“身残”、“家贫”、“智低”、“转岗”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升学深造条件间或受制的青少年怎样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信息社会”里安身立命,求得发展,是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热点问题。江苏省涟水职业高级中学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我们确立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社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改革开放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空前的火爆,那么西部大开发必然会给职业教育再造新的辉煌。特别是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抓住契机打“重点”牌、走“西口”路,应该大有作为。一、打“巨点”牌江苏省涟水职业高级中学是两次通过评估验收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他们深知国家级重点的“示范性”内涵,利用“名牌”效应,打出一张张“重点”牌,使职业教育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他们打出的第一张“重点”牌是“总结经验’。涟水职中地处江苏北部腹地,涟水县在江苏64个县(市)中经济可比指标为例数第一,在经济欠发…  相似文献   
7.
涟水,因水而得名,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把1676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割成不规则的38个乡镇场圃。这里,笪巷、月塔、洗墨池、状元桥,积淀着涟水的历史文化;这里,“八一暴动”“七日保卫战”,昭示着涟水的光荣革命传统。当历史跨入20世纪80年代,涟水人利用自身优势在改革大潮中崛起。涟水职中的创办,直到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示范骨干学校,正是涟水崛起过程中升腾起的一颗璀灿夺目的希望之星。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备现代化是农村职教现代化的关键,没有设备现代化,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由于农村职教发展不平衡,各地的资金投入差距很大,就一所农村职校而言,要达到这个目标,都会有一定困难。我们讨论的是普遍问题,要使农村职校都达到教育设施现代化,我们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各个学校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1、土洋结合。现代化设备的完善和使用,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财力等因素影响,购进的一些先进设备,一般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这个工作又不能等,这就要求我们以土促洋,以土代洋,搞好土洋结合。如涟水职中在校生达 2600人,…  相似文献   
9.
10.
农职校的“两栖型”模式本刊通讯员蒋开春职业教育已跨入它的黄金时代,然而农职校这几年却严重滑坡。在职教这个大板块中,农村职校占有巨大的份额,我们应该关注、研究探索农村职校发展之路。笔者仅将在兴办农村职校中探索出的“两栖型”模式略述于后.以为抛砖。农村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