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表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在想像中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然后通过口语将自己获得的情感体验鲜明地表达出来。要使朗读达到满意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朗读指导淡化技巧“有感情地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袁绯 《班主任》2003,(7):16-17
一、案例描述一天,常识老师要同学们捞几条小蝌蚪进行观察。到了傍晚,发现杯子里的几条蝌蚪的尾巴被弄断了,蝌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班主任决定查一查此事,但没有人承认干过此事。经“检举”,了解到有几位学生曾玩弄过小蝌蚪,其中包括许楚同学,而且数她“玩弄”小蝌蚪的时间最长。班主任老师有些恼火,板着脸说:“既然有本事弄断蝌蚪的尾巴,就有本事承认,做了错事不敢承认,算什么好  相似文献   
3.
现象描述:我组织学生研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七自然段,即“董存瑞炸暗堡”这一小节,当学生从董存瑞的语言、行动等方面体会出董存瑞坚定不移、英勇顽强的精神后,我想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董存瑞的这种面临牺牲无所畏惧的气度,我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完后,我请学生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直接实践者,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如何尽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造就一支立体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呢?结合几年的学校管理实践,我们认为“教科研强师”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这是由教科研的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教科研具有实践性、渐进性、组织性、多元性和针对性的五大特征。它的特征决定了它能直接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并在成效的反馈中得到及时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其次,是由学校教育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决定的。学校客观的主体存在与学生的自然流动,教学内容的相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