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敏峰 《中国德育》2006,1(4):64-68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是:课堂是道德的时空,课堂是学习道德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3.
1.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 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一支守纪律、责任感强、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4.
许敏峰 《人民教育》2021,(3):104-106
评价作为教育手段之一,其根本价值在于发现每个孩子不一样的进步与成长。近年来,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立足“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成为他能够成为之人”的和谐教育学生观,把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和突破口,进行了小学低年段“无级差学业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许敏峰 《中国教师》2012,(24):62-64
<正>江苏省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吴小"),坐落在悠悠的古运河边,60多年前由周围几家纺织厂的工人集资兴建,如今其校园校舍还保持着20世纪80年代的样子,因此其颇具历史风韵和平民特色。虽然吴小没有令人倾羡的校史、没有让人侧目的办学条件,但是兢兢业业的吴小人始终在孜孜不倦地探  相似文献   
6.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然而,什么是“感悟”?怎样才能“感悟”?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随着改革浪潮的层层迭起和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标志着“小学教育的革命性变革”-“小班化教育”正在我国教育园地悄然兴起。近年来,我校也开始了此项实验,作为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直觉或顿悟,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世界参与意义建构的结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珍视学生不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通过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不同建构。  相似文献   
9.
一、个性化阅读呼唤人性化设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不断深化,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受到普遍关注。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无论怎样理解都可以,不管怎么说教师都认可。有人觉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空间,使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和富有个性的理解,意义不在于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在于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是新一轮语文课改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许敏峰老师认为“独特体验”不应该是“信天游式的独白”,也不一定是“独出心裁的创见”。究竟怎样“珍视”,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