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1.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德教育,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通过对大学生网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德失范问题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网德培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成年人的网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培育的内容是进行网德知识的传授、网德情感的熏陶、网德信念的树立和网德意志的锻炼;对未成年人进行网德培育,不仅要依靠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学校、家庭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变化的积极作用是:大众传媒的道德理念优化了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权利意识提升了人在道德行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良好德性提供了社会道德变革中的新观念;其解决道德冲突方式的创新为社会道德变革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和方式。大众传媒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是:信息的泛滥与缺失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迷失;道德多元化导致了社会道德信仰的缺失;虚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冷漠,削弱了现实的道德关系;虚拟世界的反道德现象不断冲击着现实的道德生活;对大众传媒的瘾恋和错误利用导了致现实道德矛盾的增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