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天晚上,我收了一个徒(tú)弟。你们一定不知道他是谁吧,哈哈,他就是我爸爸。晚上我折(zhé)千纸鹤(hè)的时候,爸爸看到了,就非让我教(jiāo)他不可,我一口答应了。我先折好了第一步、第二步,爸爸认真地跟着我学可到了第三步,爸爸就乱了套(tào),他只好胡乱折了一下。最后,爸爸折出了一只很糟(zāo)糕(āo)的千纸鹤。看着那只千纸鹤的丑样子,我生气地对爸爸说:“你这么笨(bèn),我不认你这个徒弟了!”哈哈,这个爸爸还真是个笨徒弟!但是,小师傅也应该有耐心啊!我收了一个笨徒弟!315400$浙江省余姚市世南小学(305)班@熊毅贤 !315400$浙江…  相似文献   
2.
头发比火腿肠还粗我和李阳洋出去摘(zhāi)了一片叶子,回到办公室,李阳洋把叶子拿给杨灵阿姨,只见杨灵阿姨把叶子放到载(zài)玻(bō)台上,洒(sǎ)了一点水,再压上一块方方的小玻璃,然后便放到显微镜下调(tiáo)整(zhěn)。调整好了,我们通过显微胖胖插话镜,惊讶地看到:叶子里的细胞真多呀,黄绿黄绿的;而叶脉(mài)就像一条条黄绿黄绿的小河。好美呀!接着,我们又观察了头发。哇!细细的头发居(jū)然变得比火腿肠还粗好多呢!显微镜下的世界真奇妙!显微镜这么神奇呀!胖胖想在显微镜下看看一粒种(zhǒn)子的秘(mì)密(mì)!谁愿意跟胖胖去找(zh…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多为学生达到教师预先安排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方法上很少有较大的长进.方法单靠灌输是不够的,它必须通过大量的失误逐渐在体验中循序渐进地生成.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错误实际上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发现错误,有效地利用错误这块特殊"土壤",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笔巨大财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CCTV—5健身类电视教学片镜头运用,模糊了以教学为目的的功能,频繁切换画面,不恰当地运用中、近景镜头和俯拍、侧拍手段,不利于受众学习。应以平面角、正面构图、大全景为主要拍摄手段,给受众一个完整的视觉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5.
王老师的课堂,是情丝绵绵的课堂,是情意浓浓的课堂,是情怀敞开的课堂,是情致盎然的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入情入境,思维在情节中潺潺流动着,心灵在情网中悠悠舒展着,人性在情趣中静静倘徉着。这一切都有着王老师“追求感情、灵性和悟性交融的课堂”的一腔热情。情感的源头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曼的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 一直被一些学者解读为人民对法西斯主义者的反抗,其中魔术师奇博拉是法西斯分子的象征,而马里奥则代表了人民.如果透过文本分析,这种观点只是对文学政治化标准的误判.实际上,马里奥打死奇博拉的行为并不是一种富有人民正义行动的英雄般的造反,而是一种在极端扭曲和罪恶的环境下的一种精神崩溃,这种崩溃具有一种彻底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就能克服困难,不断探索新知识。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妈妈说我的头像鸟窝,我听了很不舒服,就决定去理发。我来到理发店,叔叔请我坐到椅子上,就开始给我理发了。随着“咔 (ka)嚓(cha)、咔嚓”的“伴奏(zou)”  相似文献   
9.
妈妈,每当我向您请教(jiào)不懂(dǒn)的问题时,您总是皱(zhòu)着眉头对我说:“你上课一定没有专(zhuān)心听讲,这也不懂!”记得有一次语文单元测(cè)试(shì),我得了93分,回到家高兴地向您汇(huì)报时,您却说:“你们班最高多少分?”我回答是98分,您立刻不高兴地说:“看人家考得多好,你还差(chà)得远呢!”妈妈,其实我在课堂上是个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上课大王”,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对了,有一次,(106)班的一个小同学作业没写完受到老师批评,她就不想读书了,后来还是在我的劝(quàn)说下,和我一起上学去了。她妈妈知道后还夸(kuā)…  相似文献   
10.
7月18日星期二阴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夏令营(yín")活动。到了营地,没多久就出现了一件滑(huá)稽(jī)的事情,哈哈,我们隔壁寝(qǐn)室闹(nào)鬼("uǐ)了。只见进去的人全都跑出来了,嘴里还不停地喊着:“闹鬼了,闹鬼了!”我们仔细一看,全都大笑不止!原来是一个小朋友在扮(bàn)鬼玩。他披(pī)散(sàn)着头发,戴着黑帽子和墨(mò)镜,把大家吓了一大跳,以为真是“鬼”来了。后来,大家玩这个游戏“上瘾(yǐn)”了,营地里又发生了许多闹鬼事件。特别是今天早晨,屋子里面本来没人扮鬼,可外面的人一进来就“哇哇”大叫,逗(dòu)得我们一个个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