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网络教学空间正加速成为重要且常态化的教学空间。置身其中,数字技术的赋权增能使得学生重塑其感知到的“弱者”身份进而再生产师生强弱关系更可欲能为。以“网课爆破”为例,贴近“弱者”立场,勾勒其抗争样态:“网课爆破”是以颠覆性、仪式性和圈层性为显著特征的网络狂欢。探寻抗争端由,其发生机制表现为“主体—情境—关系”的结构性互动:一是作为“心灵无产阶级”的未成熟主体无聊且无思;二是数字媒介与“乌合之众”相遇构成去责任化情境;三是现实中师生对立化关系在虚拟现实中爆发为符号战争。“网课爆破”的善治须构建“守门人—教养人—责任人”多主体共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