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邢崇 《现代企业教育》2008,(16):165-165
本文从后现代教育学角度探讨了高校广告教学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邢崇 《林区教学》2008,(7):42-43
本雅明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是其后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蒙理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人类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作用,但是到了20世纪启蒙理性被彻底神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很多理论家对其给予了彻底的批判,本雅明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灵韵是本雅明首先提出的,它概括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灵韵是传统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社会人类的审美方式或感知方式。  相似文献   
4.
余华以“本能”状态下的欲望为艺术符号,展现人类真实的内心世界;以暴力话语、梦幻话语、历史话语为表现形式,构筑出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采用音乐式的叙述节奏,直接扣击人类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契诃夫虽然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特征不同,但是他们的作品却呈现出很多共同特征,尤其是在人物的形象创作方面。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人物的对立关系,人物个性的复杂化与多变化,符号化的个性特征和节约化的个性描写。  相似文献   
6.
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是一本融合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他将寓言从传统的文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历史领域,以巴罗克悲悼剧建立起他的现代寓言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7.
邢崇 《现代企业教育》2008,(16):132-132
本雅明对于启蒙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批判存在于他的每一部著作中,在他的散文作品中他以感性的、诗化的语言呈现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