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RH380系列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对高速动车组结构、组成、故障处理方法及检修工艺流程进行交互式虚拟仿真建模,开发出动车组运用与检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采用B/S架构搭建基于Web页面的在线共享网络平台,实现了高速动车组的模拟驾驶训练、虚拟装配训练、故障分析与诊断训练和检修工艺模拟训练,减少了实验设备费用、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本文结合我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校自1996年创办高职以来,始终坚持会惭教育,突出能力培养,为让会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内容,只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确立了创新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实施途径,将“善学、创新、崇德、重能”作为我校学风,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创新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师生的行动。在《教育教学信息文摘》上,专门刊登了…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人才规格特点,确定了高职人才质量构成的五个基本要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仪的全面实施,为中俄多领域、多产业、多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契机。俄罗斯高等教育最具优势的学科主要集中在核能源、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工科领域,"工科专业+俄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培养"工科专业+俄语"复合型人才,需采取制定适合中俄合作办学的教学计划、开发专门的俄语教材、对俄语实行分级教学、搭建弹性学分制、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开发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培养目标、岗位能力、课程综合化、整体优化、时效性和超前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构建特色教学体系深化高职教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开发、实施现代教学模式、推行现代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特色教学体系,深化高职教学改革,促进人才素质提高,办出高职特色。  相似文献   
8.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文章探讨和研究了徐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总结出了在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谈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结合徐州师范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提出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的观点和看法,论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功能、基本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如何办出高职特色以适应社会要求,这些都是当前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的特殊要求后,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具有六个基本特性,即教育层次的高等性,教育类别的职业性,工作岗位的基层性,业务内涵的技术应用性,培养特征的社会适应性和办学方式的开放性。在实践中,我院采取开放办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素质教育要求制定各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综合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作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