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尔斯的全球正义思想主要强调基本人权,关注“承受负担的社会”。阿马蒂亚·森认为,需要超越国家的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评价一国内部的公正,为了解决全球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需要变革全球性的制度安排。阿马蒂亚·森批判罗尔斯的全球正义具有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在评价标准方面放弃了公正原则,采用的是“封闭的”中立性,没有将他的差别原则应用到全球领域。阿马蒂亚·森的全球正义思想具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对解决当今全球普遍存在的正义问题,给出了较为可行的策略和方案,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化问题提供实质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论德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培育创新伦理,弘扬主体性,构造竞争动力、需要动力、情感动力、意志动力、环境动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机制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利益博弈,道德风险带来了“贫困陷阱”,也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创新贫困生资助理念,改革制度设计,强化贫困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文基于大数据的视角,分析了京港澳高速湖南段拥堵的现状,及造成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京港澳高速湖南段拥堵问题的治理策略:一是全面收集拥堵原始、基础信息;二是精准发掘处理拥堵信息;三是及时发布疏导方案信息;四是建立应急救援的数据协调管理机制,实现高速公路拥堵治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最终提升高速公路整体治理水平,实现人、车、路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就业思想教育: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就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思想上存在四种明显偏差:人生价值观的偏差;就业观的偏差;择业心理的偏差;诚信素质的偏差。就业思想教育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于一体,是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必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的人生价值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和诚信教育;必须创新就业思想教育的理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分析地方高校工程学科在全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中南某省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基本就业形势,包括就业去向、影响因素、价值取向、学科差异等,提出提高地方高校工科硕士生就业质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而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分析了高校贫困生问题,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和教育等社会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及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社会正义视域中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有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意蕴。从社会正义的视域,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伦理困境,从补偿正义、代际正义和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给予了道德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提出了基于权利诉求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基本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同时提出了高校贫困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主题:给贫困生以尊严和力量,引导贫困生追求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社团活动非常活跃,学生社团已成为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但是,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组织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传统组织机制和组织模式及其存在的弊端,在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独立组织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