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模拟教学”就是在音乐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中学音乐课课堂教学的情境。这种情境就象一个真实的中学音乐课堂,学生们置身其中,既做“先生”,又做“学生”,在互为补充中使得所学的教育理论、专业理论和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够比较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理解中学音乐教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够促使他们把握教学原则,对中学音乐教学与教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进而掌握教学规律,获得教学能力。过去的“中学音乐教学法”教学,往往仅限于一般性的教材教法分析,很少接触实际,即使是组织学生到中学去见习一两次,也并未真正接触实际,学生们总有“纸上得来终觉浅”之感。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对该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从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第一个《音乐教学大纲》起,到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音乐课程标准》止,建国后我国在不同时期先后颁布了13部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这些文件不仅在各时期音乐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因此,本文拟对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音乐课标的发展轨迹和走向进行回顾和反思,并从中探寻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笔者曾连续十四次参加学生的毕业教育实习。通过调查分析、座谈总结,了解到学生们在实习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为歌曲弹钢琴伴奏。用他们的话来说:“学了三年多钢琴,作品也弹了不少,可还是不会弹伴奏”。“另外,老师平时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考试又很少考这方面的内容,通过教育实习,才发现自己还不会弹伴奏。”短短几句话,已经暴露出高师的钢琴教学在某些方面严重地脱离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实际,也说明在培养中学或中等学校音乐师资方面存在着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教育科学,是教育科学不断发展逐步“专业化”、“分支化”和“交叉化”的产物。教育心理学已开始成为一些高师培养新型师资的必修课,也是在职教师继续提高的研讨学科,否则她将在竞争中失去优势,不能使教育与教学水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从音乐教育这一专业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法是研究音乐教学规律的宏观理论,作为音乐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音乐教育学的一般特点,概念具体、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很强。就理论这部分来说,是一般音乐专业学生尤其是只重视技巧课的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也不大愿意投放精力的一门课程。因此,音乐教学法课如何发挥其“组装车间”的作用,既能提高教学法理论水平,又可以增强教学实践能力,近几年来,这一问题一直为担任该学科教学的教师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育劳动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完善,实质上是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即开掘自然和社会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充分的发展,以达到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和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自我完善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慧、技能技巧、审美能力、身心发展等诸方面,而修养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音乐教师的修养,是音乐教师在政治思想、品德、个性、音乐艺术等方面所进行的学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师的能力结构新议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郁正民近年来,对于音乐教师的能力结构问题,已不是教育理论界议论的热题了。因为,就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现状看.不仅仅是“奔小康”、提高“质”的问题.还有一个“温饱”、满足“量”的问题。所以.很多地区以“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