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任务评价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基础课,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完成任务,进行评价时,无论是学生评价还是教师评价,语言的选择应以描述性语言为主,评价的方式要自评、他评、师评三者结合,让每个人都负起评价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郑兴凤 《文教资料》2008,(28):262-265
目前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主要关注与普通话有迥异的词,对于那些和普通话有微别的词,大家很少谈及.本文以东北方言哈阜片的庆安话为例,对比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305个动词和庆安话的异同.发现:虽然普通话以东北官话为基础方言,但在一些基本词汇的使用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还是存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在文艺复兴“启蒙”(enlightened)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世纪”一直被视为“黑暗”的渊薮。在这个神权一统天下的“愚昧”时代中,人们很难想象其中会有什么积极的东西,也无法想象中世纪的人在理智上究竟有什么贡献一一而中世纪绝大部分时间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按照基督教教义进行统治,似乎更谈不上什么政治理论了。对“中世纪”这个漫长而黑暗的时代进行任何方面的研究,都意味着是一种冒险。  相似文献   
4.
“定语后置”是上古汉语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语法规则,虽然到后代这种“中——定”式的偏正结构在文献中应用不多,但是这种现象却不会因为数量的减少而消失,仍客观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张悦然,一个被主流文坛认可的80后女作家,从出道至今一直以自己独特的哀怨风格,在以商业化为主的80后作品里统领风骚。她的写作风格带着更加强烈的漂泊与忧伤情绪,她小说中的主题多涉及爱与死亡,感染着一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年们。  相似文献   
6.
区别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语法学家的普遍的认可,主要是它和形容词的关系较为密切。文章从有争议的"高级"一词入手,分析了区别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地位。"高级"虽然可以受"很"的修饰,但只依照功能标准,不考虑意义的因素,就把它排除在区别词之外,还是有不妥之处的。  相似文献   
7.
高职<古代汉语>教学一直存在着学生不愿听、教师难讲的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这样尴尬的境界,我们以古代汉语文选教学为切入点,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任务评价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基础课,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完成任务,进行评价时,无论是学生评价还是教师评价,语言的选择应以描述性语言为主,评价的方式要自评、他评、师评三者结合,让每个人都负起评价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影视鉴赏课作为很多大专院校的选修课,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头脑,激发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但只是靠课堂上三十几个学时,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依托学生社团,让更多的影视作品、更好的鉴赏文章和更多的学生见面,可以培养他们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创造力;建立互动平台,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可以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中留下他们闪光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文选任务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务驱动是将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分析、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以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能力、兴趣、反应速度各有差异的同一班学生对同一任务反应各不相同,设计的任务成了现实操作中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让任务驱动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置具有可操作性、合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