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浅析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积极完善学校精神文化理念体系,构建了富有中医药特色的完整的中医药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2.
现今,在世界范围的研究领域中有多于100种农作物已被进行转基因改造,与转基因有关的食品多达7000种,包括婴儿食品、巧克力、冷冻甜品等。转基因作物能更好地抗病虫害、抗干旱、抗寒冷、抗盐碱、抗除草剂、提高产量等。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有选择地培育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抗病作用的动植物新品种,为人类提供大量功能保健食品。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飞速增长和自然资源严重减少和匮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本文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和管理,以及转基因食品所引发的争论进行探讨和思考,以期能更科学地认识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3.
词曲南龙郑张 斗1一七— 4中速稍慢2、.兰已刁下步牛\\浮J又刀牛水口11//石困til」 (女声独“昌)/护一、、2\5 .3-3 4 3 42-67华t龙伤地。汪、2·2一}里 _/尸一~、J了了·了“}兰鱼 /、、23 产一~、2 33一)了7753 .33白,你可徊,你可3 22、/一~、 、2 2 1 71的独息徘·心叹·内在6·6一。地球天鹅山川裸鱼儿在︸主尹釜看看塑卜{尔i汀(}尔l万听到听到露的了目洒︵711一不应 1少落z产一~~、、产一、3,423一34/一、4 3 27 Z一、3 3 23}2经里遥该增加的该潇洒的 Z门,、2 .16哀.海.不该减i亥打11少的有的还在减却在失又在却又舔L41广t一一‘一一…  相似文献   
4.
‘退。摄、知、“”‘也l象嗽伞6!二7卫一!乡旦}么杭一正风震、}台冬介、龚弓发下伐气七沼2意五!鱼石全3川2纽青砰。青春为,送布了歌声}专凡俞逃的步攀公高是先定 . .门八.,人J二 .人1.尹们‘.刀,,.一5我式我过袋滩卜兔想咖.主:‘!丝舀妙引、一丝}迄3一! .勺-..百.-....今吧吧吧,叼烧升丸扳象︵者从一怕r户护庆华反山光丸}自,式越儿激默沙仕少性风省口多起下几!5一。!呐荃丸吱灯认 ,l;,dJ乙刁,﹄J了 帕z一六分r书口价尸 ,泥J、月钊了! ,训J办.卜/22些1应。兄。}句间头丸飞斧、2不挑滴;!6之一。巴,。么,砂, 协.,。‘..,.,,乱招和 ‘..二.月…  相似文献   
5.
6.
_4 =仁二. ..每分钟86拍甜美、温璐地郑南词龙伟华曲S︸. 2方风远春1从随2我我5海海46方的乡的,︸在有5生总1小里5从梦6 6一厂入厂、4 3 1 32一5 .11鱼昼百一八零千千6南故5飞飞来来回回飞飞/,、Z、l鱼通些些旦】2 Z沪~气、65 4 3211摆.爱.手受招感看见红树林投进红树林我我z产‘一~、、I尹沪~、、_厂、2旦」}些5旦7旦卫葱情绿尽呀呀绿唱︵“一艳情4红纵O甘一牙呀nU一红舞呀呀2红舞产产一、、6。6 4 01厂、1 66 66蓝由海自天多呀呀葱。唱。呀蓝呀游白呀飞呀蓝游/一.、Z~、厂、7 7 65。6 71厂、-一v 56白快云欢白女夕白呀飞呀︵些︵些业…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以各种谷物淀粉为原料制作条形食品的悠久传统,考古发掘距今4000年之久的中国青海喇家索面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面条实物,是用小米和黍两种谷物制成的。历史上,小麦和大麦最初是像稻米一样粒食的。小麦制粉在两汉时期有了长足进步,随之而来面食品种激增,后世的馒头、饼、面条、包子、饺子等的初期形态竞相出现,面粉的发酵技术也随之发明。如今小麦粉做的面条和稻米粉做的米线成为中国人习食的两大条形食品。稻米是东亚、东南亚各国共同的主食原料,稻米为主要原料的米线在未来有更为广阔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16世纪以来,美洲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品种相继传人我国,其影响重大深远。笔者从中外食事交流史的视域展开,通过文献考订讨论了番薯与古甘薯、番薯传人中国的时间、途径及在黑龙江地区的引种栽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佚名  郑南 《英语沙龙》2009,(7):20-21
中国人姓在先,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先,姓在后。中国人寄信先写收信人地址,后写寄信人地址;美国人反之。中国人署年、月、日;美国人则署日、月、年。中、美语言习惯中的相反现象多不胜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