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九四二年五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延安文艺座谈会,并于五月二日和二十三日两次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讲话》的发表,把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中国的戏剧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艺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八十年代后,中国电视剧迅速崛起,舞台演出虽然出现萎缩现象,但戏剧创作不断深化,艺术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艺术产品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只要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中国戏剧艺术就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今年是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试对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与解析,并对电影的未来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话剧是在外国戏剧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演变过程经历了早期话剧和现代话剧两个发展阶段,本文仅就中国早期话剧,即“五四”前的中国话剧的概貌作一粗略的追述与评说。 三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清朝政府摇摇欲坠。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真理,纷纷向先进国家学习。他们不但学习先行国家的科学技术,也学习他们进步的文化艺术,来启迪民智,进行社会教育,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我国的早期话剧就是在学习了外国先进的戏剧艺术之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郑正秋是我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先驱者之一,是著名的早期电影、戏剧艺术家,他一生编写和导演过的影片达五十余部,这些影片纪录了他创作思想发展的轨迹,也展示了他对电影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处女作《难夫难妻》 郑正秋原名芳泽,字伯常,别署药风,1889年1月25日出生于广东潮阳一个官商家庭,幼年时随家人迁往上海。他父亲在广东时曾任三穗知府,到上海后开了一家烟土行。郑正秋进过私塾,肄业于上海育才公学。家里人希望他继承祖业。可是他既不善经商,更不愿入仕途。他自幼酷爱戏剧艺术,又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结识了戏剧界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兄弟等,经在一起研究旧戏改革。辛亥革命时期。郑正秋在进步报刊上连续发表以评皮簧戏为主的《丽丽所剧评》。他极力主张改革旧剧,提倡新剧。他的剧评文笔犀利,敢于同旧观念作斗争,“不畏强御的剧评家(?)誉论坛:他的戏剧改革思想为他以后的创作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