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每个时期,每个剧种,每个剧团,都必须培养和造就自己的技尖人才,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人才培养始终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作为一个剧团,要想生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分额,尖子人才的培养是剧团的生命线。 一、剧团的领导首先必须是文艺管理人才中的尖子人才。他们必须有高超的政治素养,对党的各个时期的文艺政策与前进发展中的做法,要理解深透、执行准确又灵活,并  相似文献   
2.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机电传动控制》的课程内容繁杂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知识点树形图理论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了基于三个"引入",集成系统分析、设计、搭建和编程调试的一体化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改革方案可以较好地理顺课程内容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雨花花     
~~雨花花@程谱 @陈国金~~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体系,探索了基于工程训练中心的"机电管控"一体化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改革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紧张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机电传动控制》的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不足,提出了基于CDIO思想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了由理论教学、实验室参观、子项目训练和项目研讨组成的四项细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该教学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调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认知—综合"两端式实践教学方案是针对低年级及高年级学生而设计的。认知训练阶段,通过机电一体化工业系统及管控一体化制造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所涉及的机、电、管、控等多学科融合的全貌。综合训练阶段,设置了综合训练特色项目,突出系统设计、样机制作、经济和管理分析、创业策划等环节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围绕该校"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按照分阶段、模块化、综合式、开放型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递进式、不断线"的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方案。以机电管控一体化为核心,以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及企业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了现代制造业多层次综合集成结构体系和多阶段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通过几年来的创新教学实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提高了该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8.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加强工程教育和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作用。我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基地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校企教师共同研讨,设置了专业认识实践、专业课程群实践、专业生产实践、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工程实践等几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立了机械加工与制造工程、零部件装配及生产流程、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电子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工程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等7个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9.
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眼睛@谢清泉 @陈国金~~  相似文献   
1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中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及科研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侧重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环节偏少,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