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洁平 《江苏教育》2023,(20):93-94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就是要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历史思维,培养学科关键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以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一轮复习为例,探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体系是改进和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针对自动化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所提出的最新问题,介绍了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具体分析了课程体系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吻合度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设置等。最后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陈洁平 《快乐阅读》2011,(18):108-109
为了适应新课改对历史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目前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出现了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多种历史观、历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历史高科命题等领域,日益渗透了全球史观,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就如何运用全球史观进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有效复习浅谈笔者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信号与系统难教、难学问题,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慕课+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限制,以有效组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与交流互动。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陈洁平  徐卫东 《教师》2012,(3):89-90
我有幸在2011年11月25日参加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第13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外出听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努力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旨在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从本学期以来,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其他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目标指向,我设计了“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在培养其他诸素养的同时,突出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