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变"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课程本身不再是学习的内容,而成为学习得以发生的条件和更多信息得以汇聚的平台。这种转变意味着课程与教学之间有着更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学实施者由于在新课程理念领悟方面,实施的经验和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形式化、低效化现象,这已成为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本文试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浅析课堂有效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安理学的盛衰始终,除了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外部原因外,还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主要表现为新安理学初始即具有的对朱子学尤其是朱熹本人的尊崇以致于迷信。这一内在原因,深刻地引导、规定和制约着新安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样身为新安学者的戴震,以“志存闻道”为治学旨归,并通过考据学方法,揭示了程朱理学援引老庄、释氏诠释儒学经典的实质,以及因此对儒家思想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了程朱理学接续孔孟道统的传统观念,消解了新安理学得以成立的思想理论依据,新安理学因此而告终结。  相似文献   
3.
陶清 《考试周刊》2008,(8):205-206
德育历来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她的地位和重要性,早就毋庸置疑了.可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于是笔者大声疾呼:以人为本,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陶清 《考试周刊》2008,(6):215-216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的又一渠道.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施个性化过程中,笔者对个性化阅读总结出了"走出三个误区"、"明确五个目标"和"三个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陶清 《考试周刊》2008,(7):22-2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至.大多年的探索实践中,笔者耳闻目睹新课程的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多了动感鲜活、真知灼见,学生有了灵感锐气、语惊四座.  相似文献   
6.
<正> “天理”是二程哲学的最高范畴。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自家体贴出来”,表明二程对于“天理”的独创理解和体认。然而,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必然是规定的多样  相似文献   
7.
生命文化研究,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旨归的文化研究学科。生命文化研究,通过为现实的个人提供正确理解、合理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和其相  相似文献   
8.
朱之瑜流亡日本期间所传授的学问,既不是程朱理学,也不是王阳明心学,而恰恰正是理学批判和社会现实批判的思想理论结晶--实学.朱之瑜的实学思想,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想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也就是对日本社会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底蕴,值得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陶清 《考试周刊》2009,(27):201-201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爱动,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切忌讲大话。讲空话,而应把快乐的源泉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辨明儒学的性质和旨归,是戴震从事儒学经典诠释工作的主要动机和目的。儒学是修己安人、经世致用的学问,而不是追求思维精致、理论完备的哲学;儒家学者的使命是揭明真理和实现真理,而不是追求真理和占有真理;儒学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国治民安,而不在于个人的道德完善和思想理论体系的完全自足。戴震关于儒学性质和旨归的辨析,对于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儒学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