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必先认识它的基本属性,即认识其内涵、外延与特征。高等教育分流的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五个层面来理解;其外延是指它是一种教育社会现象,是教育分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功能实现的有效方式,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和个人发生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其特征表现为活动性、过程性、时空性、结构性。只有深刻认识这三方面,才能把握高等教育分流的属性,从而指导分流并使其合理。  相似文献   
2.
试论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民主问题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国家早在十九世纪便提出来了,二战后被广泛重视,并积极探求解决对策。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现在,教育机会是否均等,越来越受到人们关  相似文献   
3.
略论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优化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化,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主要应向四个优化目标努力,即调整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协调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和平衡高等教育流域结构。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主体,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观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每一方面都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看杜威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可以发现,个人与社会是一种有机关联的关系,社会是个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个人应对社会负责并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一种民主生活活动;教育是联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社会应为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教育是实现社会民主生活方式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分流,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分流对象的意愿和条件决策调控的,由分流机构实施操作的,对分流对象有计划、有差别的高等教育活动,目的在于造就各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分流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分流进入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高校(包括接受自学考试等形式的高等教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化,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主要应向四个优化目标努力,即调整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协调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和平衡高等教育流域结构。  相似文献   
8.
反思性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反思性教学观指导下的评价,它具有评价模式多样性、评价最终目的统一性、评价功能综合性、评价过程动态性、影响评价结果因素多元性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作出的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或对某种结果的追求。高等教育分流的价值目标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对有关分流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需要高校主体采用"兼顾"的分流目标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分流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分流主体依其拥有的资源量、分流中的权力及地位可分为高位主体、中位主体和低位主体三类利益主体,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实现其利益的方式选择,从而形成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由于需要协调矛盾,他们结成了三类利益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