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临床上替牙期上颌中切牙正中间隙比较多见。有些是属于发育阶段的暂时性错颌,随着发育和邻牙的萌出而自行关闭。而有些是属于错颌畸形因此需正畸医师正确分析正中间隙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临床资料及统计结果 1 本资料系我正畸室自1992年至1944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于1988年12月来我科要求义颌修复。专科检查:右面颌部及上唇部明显凹陷,左上颌骨及大部分软硬腭缺损,口腔与鼻腔贯通、全口无牙颌,下颌明显向右侧偏移,右唇颌沟消失,下颌牙槽背情况尚好,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对错畸形的矫治,感到最困难的是,后牙临床冠高度不足,及替牙期、恒牙期多颗后牙脱落或龋坏呈残根、残冠者。对此无论选择固定矫治器,或一般活动矫治器,都无法获得良好的固位和支抗。本文对此矫治器的固位原理、设计及制作方法做了具体介绍。现将这种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88-1995年在正畸病例中,应用此矫治器治疗39例。年龄从4-25岁。乳牙期3例,替牙期24例,恒牙期12例。矫治畸形有前牙反  相似文献   
4.
X线头影测量,是利用X线头颅定位像上牙颌及颅面的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明确口腔错位畸形的诊断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评定矫治效果,矫治器作用和进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临床实例,从两方面加以阐述。一、X线头影测量在错(牙合)畸形诊断及矫治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3例乳牙外伤,致36颗恒牙胚萌出及发育畸形分析表明:①致畸形的恒牙胚中,以中切牙最多见,侧切牙次之,尖牙最少。②恒牙胚畸形的程度及数目,除与外伤程度成正比关系外,4—6岁期外伤,致畸形程度最严重,且数目最多。③畸形的特点为,扭转、低位、矢状水平位及根短或弯曲。④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治方法,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对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感到最困难的是,后牙临床冠高度不足,及替牙期、恒牙期多颗后牙脱落或龋坏呈残根、残冠者。对此无论选择固定矫治器,或一般活动矫治器,都无法获得良好的固位和支抗。本文对此矫治器的固位原理、设计及制作方法做了具体介绍。现将这种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后牙是牙列中主要承担咀嚼功能的牙齿,一旦后牙劈裂,将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受到很大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口腔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保留劈裂牙齿日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2例30岁以上非牙周病性错胎畸形的矫治,了解到大龄患者的正畸特点和矫治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12例中采用拔牙矫治者9例。8例采用固定矫治器,2例活动 固定矫治器。结果:12例中除1例因病复诊困难效果欠佳外,11例效果良好。结论:大龄人对矫治器适应慢,牙移动启动期长,对矫治力敏感度高,口腔条件差,对正畸效果期望高,但如果处理得当,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