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缩减班级规模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概述了国外缩减班级规模问题的研究状况;就缩减班级规模与学生发展、与教师教学实践、与教育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关系及其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国外在缩减班级规模研究方面探讨的热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班化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即缩减班级规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班化教育体现了当代教育观念的变革;小班化教育是以“小班”为载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整体优化效应;小班化教育的效果与各个国家的实际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2.
小班教学与义务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班教学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教育背景,与义务教育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小班教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小班教学是对班级教学的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义务教育由普及到深化的结果,反映了教育观念在当代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研员身份认同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教研组织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教研员过高的角色期待、新时期教研组织的职能转变等方面,这些因素促使教研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产生了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及原因,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案例既是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文本,又是教师切磋教学改革的课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北京市的社会课教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逐步探索具有社会课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下是教师们设计的一些教学实例及我们的评析,以获得与全国的社会课教师进行探讨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如何增强社会课教学的时代感小学社会课是一门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事实上,社会生活的变化是难以捉摸的。如何使社会课教学的内容具有时代感,是社会课学习极为重要的方面。朝阳区惠新里小学胡艳辉老师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没有拘泥于教材中有关日本国家基本内容介  相似文献   
6.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教研工作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要从教学研究范式的选择、教研工作定位和教研工作重点三个方面重新理解教研工作,提出教研工作的新思路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