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术文本中的论断句包含了学者对研究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对其进行识别有助于组织和挖掘其中蕴含的学术观点,以辅助学者更高效地开展科研活动。在对前人研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论断句判断的3个充分条件和3个必要条件,从肯定和否定角度构建论断句判定标准。开发论断句标注系统,选择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部分论文,开展摘要和全文层面论断句的标注实验。评测最小序列优化、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决策树、k近邻、BERT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FC (full connection)、BERT+BiLSTM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分类器对论断句的识别效果。研究发现:(1)使用本文提出的判断标准,标注者在摘要和全文层面对学术文本中论断句和非论断句的标注一致性较高;(2)仅使用文本特征情况下,BERT+BiLSTM算法识别效果最好,准确率、召回率和F_1值等指标均大于90%;(3)论断句和非论断句在长度、段内位置、文内位置和TextRank权重上频率分布均存在差异;(4)在...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内容和本性所在。费尔巴哈在打破以往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基础上确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把它作为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并以“感性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类本质”和“宗教情感”等人本主义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并以实践思维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重新界定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变革世界”,实现了关于人本质认识的历史性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3.
以 ChatGPT为代表的 GPT生成式大模型发展日益蓬勃,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讨论,对基础科研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 GPT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该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带来的新变革。然后,基于应用牵引、原理驱动、创新主体迁移 3个视角,讨论了 GPT技术革命对基础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 GPT技术固然可以对知识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促进科研范式变革,但也可能造成科研不端、削弱研究可信度、放大互联网固有偏见、知识产权“卡脖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最后讨论了如何基于 GPT技术发展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明确在投资与研发国家自主可控、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数据与计算平台的同时,鼓励人机协作与科研诚信监管并重,为人工智能(AI) 推动基础科学发展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本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一线研究工作者理解 GPT技术对于基础科学的影响提供理解视角,推进GPT技术的合理使用,并为未来学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