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3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教育   13053篇
科学研究   3052篇
各国文化   137篇
体育   1831篇
综合类   906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218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2149篇
  2012年   1242篇
  2011年   1297篇
  2010年   1274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1145篇
  2006年   1114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75篇
  1977年   58篇
  1976年   60篇
  1974年   47篇
  1973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Learners who enrol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tend to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than learners in traditional courses. Based on value-expectancy theory, an instrument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motivation for enrolling in a programming MOOC. A study with 1229 adult participants in Estonian-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About Programming”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instrument. Result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validated the 7-factor scale named factors influencing enrolment in MOOC (FIEM). FIEM comprises three factors of expectancies, three factors of values and one factor of social influence. The highest and lowest rated motiv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enrolment in programming MOOC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terest in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course, personal suitability of distance learning and suitability for family and work are the highest-rated motivational factors for those who enrol in MOOC. Usefulness related to own children, social influence and usefulness to related to certification were the lowest ra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ful for designers of programming MOOCs and the developed scale might be used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社会文明的直接见证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步消融在时代的印迹里。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的焕发新生,文章借助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理论,指出传统村落在历史、时间、变迁中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场。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档案部门参与村落记忆场保护的意义,阐释了村落记忆场赓续乡村记忆、留住乡情乡愁、传承文化遗产的功能,并提出了档案部门就如何推动村落记忆场实现功能最大化的策略,以期使档案部门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保护、赓续传统村落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4.
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基本思想,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汉市职业妇女体育现状的调查 ,从心理学、社会学视角出发 ,探讨影响武汉市职业妇女体育健康状况及体育动机的因素 ,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妇女体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和成绩评定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为主线,为如何建构体育教育中的学生学习评价和成绩评定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论英雄崇拜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雄和英雄崇拜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它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英雄的强大力量对人类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这不是说英雄史观的再现 ,而是说英雄的存在能使人们有了自己的航线 ,不停地把整个社会推向前进 ,使人类社会更加有组织地发展。随着人类的发展 ,英雄崇拜的类型和方式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 ,在对人类影响巨大的体育领域出现了体育明星崇拜现象 ,体育明星也是体育界的英雄 ,对体育明星的崇拜使得体育人才辈出 ,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不断演绎着一部精彩的进行曲。以对体育英雄的崇拜现象为出发点 ,阐述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 ,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现象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27届奥运会前8名国家竞技体育成功经验及失利教训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第 2 7届奥运会金牌榜前 8名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及失利教训进行了客观分析。研究表明 ,合理开发、利用及配置竞技体育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科技、体制等资源是各国竞技体育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竞技体育经费不足及备战质量不高等因素成为制约2 7届奥运会竞技体育失利国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就端线球发动快攻的某些问题,探讨在以小打大的情况下,增加快攻次数,弥补因身高因素而受影响的篮板球快攻。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ngineering Professors' Conference (EPC) approach to quality assura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hich is currently the only formalized alternative to British Standard 5750 'Quality Systems'. The EPC approach is based on principles of quality assurance an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in industry. These ideas are briefly outlined, and an opinion expres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SS7S0 for HE. The EPC model is explained,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 elements taken from the EPC Specific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 top-down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itutional quality system is described, based on a quality policy statement. Areas of activity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re identified, emphasising the quality assurance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departments. Supporting and administrative 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s are also described, as these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mal quality procedures and documentation in key area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