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目的了解2012年西藏5个监测点(城关区、墨竹工卡县、江孜县、乃东县、米林县)居民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5个监测点死因监测1700例死亡报告。结果居前5位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0~4岁为围产期疾病,1~4岁与15~29岁为意外伤害,30~85岁以上为循环系统脑血管疾病。结论 2012年西藏5个监测点人群首位死因为循环系中脑血管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用好富缘     
当我拥有第一个十万元时自己吓了一跳。从那以后,我对钱没什么感觉了,因为我知道这些钱应该去哪里,肯定不是留在自己的手里。我这个人会赚钱,但理财能力很差,经常是负数。不是我自己要负的,经常是我还没来得及做,人家已经在那儿给我挖一大堆坑,说这是你要填的。对于金钱而言,我认为,在付出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快乐,施者比受者有福报。当他能够施舍出去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一切环境问题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只关注自身利益所至。然而,人的行为均受其思想的支配,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必然有利于环境保护;摧残生命、破坏环境的思想,只会带来环境问题。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中,不乏积极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无疑都有利于生态保护。梳理和提炼这些思想资源,不仅有利于我们弘扬民族文化,而且也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考,就藏传佛教的生态思想及其社会影响,做一简要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西藏山南地区洪涝灾害成因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山南地区洪涝灾害情况,特别是1998年的特人水。分析并指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高差大,地质松散,森林植被减少,防洪工程总量少,标准低,老化失修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提出洪水灾害随机性非常强,但有它的活动规律,我们按它的活动规律,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制止洪水发生,减少洪灾损失。  相似文献   
6.
青海环湖地区主要包括环青海湖周边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受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落后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青海环湖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滞后、地处民族地区的环湖地区,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积极开设教学点,在政策上对幼儿园教师倾斜照顾,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晋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例,在总结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构建"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机制,建设符合区域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让西藏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孩子们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经过项目的实施,为西藏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的信息,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然而,在西藏农村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如何建设适合西藏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让资源真正用起来,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海钓·钓海     
嘎玛 《出版参考》2010,(9):49-50
在海口的白沙门,也就是海南岛的最北端,我常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站在海滩上垂钓。他们多半是从北方大陆过来度假的,也就是海南人俗称为“候乌人”中的一群。他们垂钓的姿态和我在北方某些池塘、河流边看见的人们几乎一样,装备也一样:一顶宽檐帽,一个塑料桶,再就是专注的神情了。  相似文献   
10.
黄姚如梦,一直隐约地在印象中的某个角落里飘荡。但是生活里光怪陆离的东西太多了,很长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去深究黄姚在哪里,黄姚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很偶然地来到广西的贺州,就这样毫无准备地与黄姚邂逅——黄姚古镇,原来就在贺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