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孙婉馨 《内江科技》2013,34(4):28-29
2009年某油田地面集输工艺开始采用单管冷输工艺流程,取代了双管掺水工艺流程,为地面建设节省投资的同时,也简化了地面集输工艺。大庆油田某区西部经过3年的运行已经成功投产单管冷输井488口,但由于大庆油田冬季温度低、新工艺配套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影响,造成单管冷输井在前期投产时遇到诸多问题,如易冻堵、回压高等影响油井时率。本文针对单管冷输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冷输井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潜在蒸散(PET)是计算实际蒸散、评价区域干湿状况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关键因子。本文基于1998—2017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分别采用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两种方法计算各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PET_PMPET_PT),分析近20年潜在蒸散年总量的变化趋势及成因,并量化了基于邻近国家气象站观测数据计算的PET_CMA偏差。两种方法均表明,近20年来7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蒸散呈下降趋势。风速是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鹤山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潜在蒸散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净辐射主导了其他9个森林的潜在蒸散变化。PET_CMA年总量较PET_PM偏高,主要是由于国家气象站下垫面的气温、风速和净辐射均高于森林定位研究站,而相对湿度偏低。北部和东部森林邻近气象站的风速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高,导致PET_CMA变化趋势偏高,而其他森林邻近气象站PET_CMA变化趋势偏低主要源自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偏高和净辐射变化趋势偏低。研究可为认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潜在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