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基于情报竞争力的广义定义,构建包含情报资源、情报能力、情报效果3个方面的企业情报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等单一评价模型对情报竞争力进行评价;对单一评价模型结果进行Kendall协和系数相容性检验;对相容模型结果运用平均值模型、漂移度模型以及合作博弈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并进行Spearsman等级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输出最佳结果;并运用K-means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3.
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组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杰鲲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128-131
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进行总结分析,给出建立组合评价模型的步骤,运用KENDALL协和系数法进行单一评价模型的相容性检验,建立算术平均、漂移度和合作博弈组合评价模型,对组合评价结论运用Spears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输出最终评价结果。实例表明,运用组合评价模型更加客观、可信,能为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LMDI的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杰鲲 《资源科学》2012,34(1):35-41
近年来山东省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碳排放量增加问题。本文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测算了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并对山东省2000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方法将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人口、人均财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等五方面效应。结果表明,以2000年为基期,截止2009年除能源消费强度因素的累积效应为负值外,其余四种因素的累积效应均为正值。从逐年效应来看,人均财富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人口仅有微弱的拉动作用,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方向尚不稳定。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反竞争情报是当前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对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包括主体组织策略性、情报防御保护能力和主动反竞争情报能力三个准则12项指标的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给出其一致性检验和指标赋权的具体步骤,继而构建了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正面临着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其热值是煤气的近3倍,  相似文献   
7.
对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单一评价模型进行总结,给出建立组合评价模型的步骤,运用KENDALL-W方法进行单一评价模型的事前相容性检验,建立平均值、Borda、Copeland和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运用Spears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对组合评价结论进行事后一致性检验,输出最佳评价结果.实例表明,组合评价模型实际可行,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信,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甲企业整体业务运转流程进行分析,整合加工传统GB/T 20984-2007标准中5种资产类型,构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离差平方和最大原则下,综合运用三角模糊数及熵值法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甲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研究证实,三角模糊熵法在评估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该方法使指标量化结果更贴近实际,同时离差平方和最大原则的应用使评估对象多属性综合评价值尽可能分散,使评估结果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关系天然气产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天然气价格体系的不足之处,构建了天然气产业链定价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提出了完善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定价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竞争力。通过引入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以技术创新质量与速度为维度的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把行业内企业分为6个区域,分别探讨了它们提高技术创新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