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宗尽炎 《内江科技》2006,27(7):89-89,93
儿童多动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主要采取教育、训练及药物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该文从教育、感统训练以及行为疗法三方面.对儿童多动症的控制与干预措施进行阐述和研究.为评价儿童多动症的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宗尽炎 《科教文汇》2009,(34):90-91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的成因和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学校老师提供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状况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5个月的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成功教育经验,并为特殊教育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普通小学的老师提供了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宗尽炎 《内江科技》2007,28(9):173-174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流行病的发生或发展.本文提出并初步探讨了以家庭生活用品为主要活动器械的家居感觉统合训练概念和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宗尽炎 《内江科技》2010,31(12):61-61
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成功教育经验,并为特殊教育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宗尽炎 《科教文汇》2009,(35):76-77
为探索同伴参与性策略的运用对孤独症儿童幼儿园适应行为的影响,对1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训练。干预训练后,在活动课时,当同学拉S参加游戏,S不再抗拒,而是高兴地跟着同学走,甚至能够在4~5个人的团体游戏中,跟着同学做游戏。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参与性策略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促进S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  相似文献   
7.
宗尽炎 《科教文汇》2011,(31):169-171
本研究采用自我管理策略对一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反馈行为的多样性,提高社会适应性行为,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研究结论:(1)正确的行为反馈能力得到提高,社会互动技能得到强化;(2)在外部监督和自我监督阶段,自觉遵守日常活动安排的能力增强;(3)在自我强化阶段,适应不同社区情境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尽炎 《内江科技》2007,28(10):179-180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由于它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严重,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从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行为学水平的研究、认知水平的研究及教育康复等方面综述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ID)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的一种"时代疾病",该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国内大量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防治儿童SID的发生或发展。但通常在学校或康复机构所使用的感统器材一方面价格比较昂贵,另一方面对活动的空间及环境设计要求比较高,很难普及。本文则提出并初步探讨了以家庭生活用品为主要活动器械的家庭感觉统合训练概念和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