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科学研究   2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的系统学表达在国际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中,有四大主流研究方向,即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生态学方向和系统学方向。经济学研究方向的集中点是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该方向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1990-1998)和莱.布朗在《未来学家》发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1996)为代表。社会学研究方向的集中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  相似文献   
2.
库兹涅茨假说及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库兹涅茨假说的内涵、实质进行理论表述与分析,简述了学术界关于该假说的争论,提出了该假说成立的三个隐含条件。应用“各态历经理论”,以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国东西地区人均财富差异、经济密度差异,还是经济总量差异,均符合库兹涅茨假说。文章提出中国应积极寻求发展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点与结合点,尽快培育由发展与公平“两难”境地向“双赢”局面转化的政策环境,以及中央政府充当“道德人”角色的功能作用要进一步强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典型科技发展计划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科学与国家利益》(1994)中,明确提出:“保持在所有科学知识前沿的领先地位;科学要服务于国家利益;应用‘生态系统’理念指导科技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等思想和观点。美国在其《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2000)中,明确该计划资助的五大主题领域是基础研究、重大挑  相似文献   
4.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  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肯定要谈量子力学;谈量子力学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而谈哥本哈根学派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及其由他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尼耳斯·玻尔于1885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其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获奖人。1903年尼耳斯·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即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该实验室与德国的物理技术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两大实验物理学研…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现代化目标,即“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行理论界定,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现代化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传统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已达到80.56%,即黑龙江省已经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走过了近4/5的路程;黑龙江省相对于当代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实现程度为49%,即2000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等综合发展水平只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左右。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五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作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中之重。文章比较分析了1953年以来我国南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情况,发现我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演变经历了四大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为1953—1978年的均衡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1979—2003年的差距分化阶段;第三阶段为2004—2012年的调整缓和阶段;2013年至今为第四阶段,2013年成为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跃迁点,自此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激增。2016年南北两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差距均为1953年以来之最,北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均下降到40%以下。长期以来,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都聚焦于东、中、西地区间的差距,而今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新时期,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更加需要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构成国家凝聚力的五大支撑要素,即物质、精神、文化、政治、安全为基础,构建了国家凝聚力指标体系。开发了基于三阶段模型的国家凝聚力评价方法,对全球45个样本国家的国家凝聚力状况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对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金砖5国的国家凝聚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国家凝聚力在45个国家中排第14位,处于第一梯队(15个国家)的后列,其比较优势要素是精神凝聚力,比较劣势要素是政治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现代化理论的综合评述 现代化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受到广泛重视以来,发展到今天基本形成5大研究方向:①以亨廷顿、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政治学方向.该方向认为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最显著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度演化与变迁是该研究方向的支撑点;②以罗斯托、弗兰克、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经济学方向.该方向主要从物质层面对现代化进行历史考察,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③以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社会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以社会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和变迁为着力点;④以英克尔斯、麦可勒兰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人文学方向.该研究方向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根本保证,并指出入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石;⑤以布莱克和艾森斯塔特等为代表的(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进行比较实证研究,提出现代化发展模式多样性的观点,并对多样化的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剖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