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数据与官方发布统计资料进行匹配,从最大化维持不平等(MMI)的理论假设出发,本研究探讨了1949年以来中国居民教育获得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为了避免量化分析的结论在理论阐释上的不确定性,本研究没有使用年代划分的方法设置社会或制度层面的间接指标,而使用统计资料中的直接指标来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扩张、生育率的下降和家庭规模的缩小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教育获得的性别和城乡间的不平等造成了削弱;但教育获得的阶层不平等并没有受到社会政策制度或家庭规模的影响.由此可见,教育仍然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号称"南朵北荣"的江南艺苑——朵云轩,座落在繁华的南京东路上,其古朴典雅的仿古式门面,店堂内陈列的散发出书香墨韵的文房四宝和字面,与周边商厦林立的都市气息相映衬,更凸现出它营造的浓浓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杨治  傅一凡  陈兵 《科研管理》2017,38(10):31-39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医药与电子通信行业的198家高科技公司2003年到2012年连续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科技公司高管团队成员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科技公司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行为;相比于内部提拔的CEO,来自企业外部的CEO管理企业高管团队时,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减少;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比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高管团队的专业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高校进行工匠精神培养既是一种时代责任,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探讨了导师变革型领导对研究生工匠精神的影响作用以及研究生的科研意义感和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对303名学术型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结果表明:导师变革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工匠精神;科研意义感和科研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认知在导师变革型领导和研究生工匠精神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研究生工匠精神的形成机制,为高校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工匠精神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许多中专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论文阐述了对中专学校课程设置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令世人瞩目,体育作为城市发展不可分割的构成内容,在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海世博会与众多体育元素紧密相连,“体育风”在世博园区内随处可见。把上海世博会中所展现出来的体育元素区分为宣传性、展示性、活动性、体验性和倡导性5类,体现了主题新、寓意深,内容盛、级别高,类型多、样式广等主要特点,并指出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体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代伦  彭斌  杨治 《内江科技》2012,(8):123+129
内蒙古商都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温家村花岗岩体为海西期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A/CNK=(0.93~0.97),里特曼指数s=2.62~2.77,碱度率A.R=3.06~3.76,属中等太平洋型钙碱性岩系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SREE=116.63~211.88ppm,显较强的负Eu异常,dEu=0.22~0.23;微量元素分析成果显示Rb、Th等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且不相容元素未见明显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稍向右倾的平坦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弱富集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由史,过去一切阶级社会都没有真正实现自由。阶级的对立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追求自由就必须消灭阶级,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就是消灭私有财产的没有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康德一反过去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传统善恶观(善恶先天存在,并决定道德法则),完成伦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认为道德法则先于善恶,并决定善恶。善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对于道德法则的遵守与否,并是否将其作为唯一的动力源和行为准则。康德认为作为现象界和本体界的双重性的人有着向善的能力和向恶的习性,但理性的人最终会运用道德法则的绝对力量战胜恶,恢复向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康德确立人类的先验自由后,进一步论证了人类自由发展历程:由进入社会状态前的野蛮状态下的野性自由发展到法治状态的法治自由,同时人类的理性得到充分发展,最终进入伦理社会即“上帝之国”。从而实现了人类真正的自由即伦理自由。在法治状态下作为政治目的的国家终将消失,其实质转变为“自由人的联体合体”。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康德追求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理想只是一个美妙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