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且教育技术网络化和媒体化又为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作为时下炙手可热的学术性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可为MOOCs课程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校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与IT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3+1"校企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多维平台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机整合校内实践、课后工作室和校企产学研多维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培养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以多维实践平台为基础,打破原有生产实习、实验、产学研合作相互独立的局面,构建一个三者相互联系、环环相扣、不断深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软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且教育技术网络化和媒体化又为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作为时下炙手可热的学术性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成功经验可为MOOCs课程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软件学院应以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建立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软件学院应以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建立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超速布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一代高速公路超速布控网络糸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视频测速原理、系统特点、性能指标等,该系统已投入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软件开发项目的参与包括领域专家、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窖户以及用户,他们之间交流的难题成为软件开发的最大难点。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dsand Design。简称OOA&D或OOAD方法)的发展促成了统一建模语言UML的产生。UML是一种先进实用的标准建模语言,其重要性在于表示方法的标准化有效地促进了不同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有效地促进了软件设计、开发和测试人员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8.
用UML开发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的开发需要领域专家、软件设计开发人员、客户以及用户等人员的参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是个难题,也是软件开发的最大难题,而UML的应用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笔者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并在课程结束时作了一个抽样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笔者整理、统计出相关数据与结果。本文是对此次教学实践和调查结果所作的一个总结,希望能对将来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有所帮助,并希望会对校方和同行参考、讨论有所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