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古诗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古诗的题目往往只是一读了之,或在黑板上一写了之,至多在意义上稍作解释。这种把诗题与诗句分割开来的教学是有失偏颇的.“题”本义为额,一首诗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可见诗的题目和  相似文献   
2.
古诗绝句的对仗有四种情况:第一是前两句,即诗的第一联对仗,如“熏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望湖楼醉书》)第二是后两句,即诗的第二联对仗。如“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李白《军行》)第三是全诗两联都对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第四是全诗两联都不对仗,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这种  相似文献   
3.
曼陀罗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曼陀罗茎、叶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曼陀罗茎、叶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弱;种子抑菌活性较强,且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在不同病原菌之间抑制效果差异较大,曼陀罗种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6.91%.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培训各类专门人才、提高动手技能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但是,随着近几年各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各校对实验设备、场地等投入明显不足,为了响应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我们强化实验室管理,因地制宜地建设节约型实验室。其方法有三,一是规范实验器材的使用原则,二是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应用,三是拓宽院系中心实验室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农药制药专业存在的问题及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探讨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具体要求和设置进行了阐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强化理工基础,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并通过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MoS2完整表面、吸附式掺杂和替换掺杂缺陷MoS2表面(Fe-MoS2、Ir-MoS2)的构型、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比较Fe、Ir原子吸附的吸附能,发现Ir比Fe在表面的吸附性更强,且在Mo原子的上方吸附最强,电子态密度分析说明了在Z方向上,Mo原子的4dyz、4dz2、4dxz轨道...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中发现的一株细菌(ZXK)为材料,通过摇瓶发酵的方法获得其发酵液,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菌体和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病菌Gibbere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 Uacingulat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ZXK菌体及其发酵液对7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ZXK发酵液能够完全抑制苹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也达到了90%以上;发酵液经离心、过滤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其中以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发酵液样品的抑菌活性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ORCA综合导航系统的运行特点、系统配置、操作方法及在海洋物探中的应用,并对ORCA综合导航系统的外围定位设备和后处理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ORCA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GPS信号质量对系统的影响、监控节点对网络通讯的影响及调用在线数据对质量控制记录的影响逐一加以描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动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得学生主动投入探究活动,自主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浪潮悄然兴起。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今天,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零星化、碎片化。一篇简短的博客,一部十来分钟的电影,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打破了传统长篇大论的模式。微课正逢其时,在这种微环境中应运而生。然而,微课在国内起步较晚,微课资源尚十分匮乏。结合我校现状,课题组以全国首届高校微课程比赛为契机,提出了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为载体,通过开发"单克隆抗体技术"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