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论古典文学     
[题解]爱因斯坦曾在给朋友的信里批评美国,说:风度才华在这里很少有人欣赏,商人成了这个国家的圣人,  相似文献   
2.
我的世界观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一不寻常的开端1962年8月,我在老家浙江临海农村收到原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组长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处长于光远兼)寄来《关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重要著作选译拟目(草稿)》,向我征求意见,并要我参加这项编译工作。我给这个拟目写了27页修改意见,并表示愿意承担编译爱因斯坦著作选集。他们也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目标。为推进中国的改革进程,本刊举办了大型笔谈"今后十年中国改革的前景与问题",约请各界人士谈改革、论发展、为改革献.计献策。继上期发表了于光远等同志的笔谈,本期发表了李锐等同志的笔谈,至此,笔谈暂告一段落。笔谈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本刊对热情参与笔谈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鉴于笔谈的观点纯属个人见解,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6.
7.
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 ,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 ,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 ,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 ,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 ,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 ;在这座庙堂里 ,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 ,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 ,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但是 ,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 ,其中有古人 ,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  相似文献   
8.
一事由 2008年第2期<科学文化评论>上席泽宗先生的论文<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中译及其意义>中开头一节的题目是"爱因斯坦的片面论断",引了爱因斯坦1953年给J.E.Switzer(该是J.S.Switzer)信中的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