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玲  陶厚永 《科学学研究》2019,37(5):930-939
本文由政府产权边界、行政边界与企业产权边界的互动派生出四种政府管控模式。通过构建政企互动的多主体模型和模拟仿真来检验四种政府管控模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双向分离模式下,创新投入高,创新绩效好;(2)通过对比“行政固定效应”与“产权固定效应”,双向集权管控模式下行政破坏力更强,企业适应力滞后,存在“创新惰性”;(3)单向产权管控模式下, 随着参数 值的不断增大,创新投入动力不足,创新绩效偏低;(4)单向行政管控模式下,随着参数 的加强,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不断下降,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最后,针对不同政府管控模式,提出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玲  陶厚永 《科学学研究》2023,(8):1507-1516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变革准备理论,引入了数字化组织准备作为中介传导机制和数字化能力作为调节作用机制,构建了数字化导向对数字化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回收的336份有效问卷对文中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导向对数字化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组织准备在数字化导向和数字化创新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数字化能力在数字化组织准备与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数字化组织准备在数字化导向与数字化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能力越强,则数字化组织准备的中介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数智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产—学—研—用"结合培养MBA人才的可行性,剖析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教育理念,并围绕在"产—学—研—用"的结合过程如何构建MBA教育的"双师制",开发本土的MBA教学案例,以及如何建设MBA学员的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产-学-研-用”结合培养MBA人才的可行性,剖析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教育理念,并围绕在“产-学-研-用”的结合过程如何构建MBA教育的“双师制”,开发本土的MBA教学案例,以及如何建设MBA学员的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P知识共享机制对群体绩效的影响研究/P P /P P/FONT /P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厚永  刘洪 《科研管理》2008,29(2):52-60
知识共享有助于群体绩效水平的提高,然而对于拥有不同知识位势的个体而言,其绩效水平的高低却取决于知识共享的机制。本文分析了影响群体知识共享的相关因素,并建立多主体模型,动态模拟了不同的知识共享机制对群体绩效以及对个体加入群体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共享行为主要受个体预期的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共享机制可以降低知识共享成本,维持个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提高群体绩效。  相似文献   
6.
山寨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组织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网民和学者们对山寨模式的评论,构建出山寨模式的形成机理模型,探讨了山寨模式的演化历程及其本质原因,结果表明:以进入壁垒消失和市场需求形成为主的基础效应是山寨模式形成的前提;以快速反应能力和价格优势形成为主的动力效应则是山寨模式形成的核心,而以企业实力与绩效形成为主的表现效应为山寨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保障.最后,本文就山寨模式对组织创新的启示做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玲  陶厚永 《科研管理》2013,(2):112-119
本文借助于网民以及学者们对山寨现象的评论,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山寨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模型,得出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入门槛降低和市场需求形成是山寨模式形成的基础动力;高效的运营能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是山寨模式形成的核心动力;暂时效益的获得以及竞争能力的提升是山寨模式形成的直接动力。最后,本文从企业生态系统的视角,探讨了山寨模式对国产品牌手机企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组织学习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如何促进组织学习已成为组织日常管理的核心话题。从个体与群体、内部张力与外部动力的视角,论述了个体推动式、群体驱动式、内部张力拉动式和外部环境带动式的组织学习,探讨了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动力对组织学习实践管理和理论研究的意义。在分析四者之间内在逻辑联系后,构建了"四位一体"式组织学习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