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作为“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的艺术实践一直是在“商”与“狂”之间自由地穿梭,其不仅具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先锋性特质,同时也具有注重商业性、娱乐性和技术性的大众化品格。用崔健的话说,这其实是一种充满世俗化人文关怀的“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的艺术实践一直是在“商”与“狂”之间自由地穿梭,其不仅具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先锋性特质,同时也具有注重商业性、娱乐性和技术性的大众化品格。用崔健的话说,这其实是一种充满世俗化人文关怀的“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  相似文献   
3.
"艺术概论"与博雅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雅教育是一种基于平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旨在培育才德兼备与和谐发展的"完整人"的教育.文章以在重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里讲授"艺术概论"为个案,着重对如何打通艺术教育的专业性与博雅性、如何落实博雅教育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的实施进行详细剖析.在专业教育业已成为大学教育主流、人类艺术与文化日趋物化的当下,倡导博雅教育,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问题的一种忧虑.  相似文献   
4.
日本当初之所以没有选择"东洋"的概念,当然还受到"脱亚论"的影响,企图让日本画独占种族艺术的鳌头;中国人从不愿接受"东洋"的原因,一是它是一个充满殖民腥臭的字眼,二是也不愿让日本这个学徒与自己平起平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由拥有知识分子性的学者书写的犹见才情与智识的文体,"学者散文"在"世纪末"的勃兴似乎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倘以修辞批评之美学修辞与意识形态修辞两个基本维度来观照之,晚近"学者散文"写作及其气质又是充满"文"与"学"、感性与理性、审美与启蒙等内在的反讽与悖论的。在精英文化与商业文化明显对峙、人文知识分子与明星知识分子出现分化的当前情势下,"学者散文"如何守持自身文学性的规定、如何保持在"散文性"与"学者性"之间的张力平衡,这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视域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含义颇多、歧义丛生因此显得极为暖昧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喜欢把它简化为两种,即“启蒙/社会现代性”和“审美/化现代性”,这实际是对现代性概念多元性、复杂性的掩盖。在多元的现代性中,“野蛮主义潜藏于现代性的核心”,并且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的“身体写作”中鲜明地表露出来。在现代性视角的观照下,身体写作的成就与缺失清晰可辨,这为众生藉此走近人性、生活的真相,去贴切感悟意义复制世界对生命积习已久的尘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和切人口。  相似文献   
7.
以一种消费的视角考察电影放映的空间,就是要探究电影放映的空间在电影消费过程中的运作机制.电影宫殿是电影放映空间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形态.文章通过梳理这一空间从消费空间到空间消费的演进过程,概括其独特属性,进而考察这一空间内所发生的消费活动,揭示其独特的运作机制,以及这一机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语境与社会关系.对跳出建筑学视角的电影放映空间进行认知,可在一种曼广泛的文化的、经济的和社会结构的视角下重新挖掘电影宫殿作为一种空间形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人文学的研究者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事实和问题可谓前所未有的纷纭、复杂,其中既有像美学理论或体系建设的老命题,也有诸如反思性回应"审美泛化"或"生态危机"的新课题,另外,对中西美学经典的再次"细读"和"重新提问",同样显得不仅必要而且必须.非但如此,作为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天生"非科学性"的"人文学科"的守灵人,这些美学和人文学的研究者们在深入研究上述问题的同时,更担负着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继续高扬人文精神的高尚使命--优秀而善良的知识分子,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9.
大众艺术是当代审美文化留下的一道难题。笔者力图探讨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大众艺术”观念的历史变化和当代内涵的同时,突出大众艺术内在性拥有的一种“居间”于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精神与品格;这种品格与精英艺术一样,实质同样地指向人类的感性精神本身。  相似文献   
10.
“凝视”的概念描述了一种与眼睛或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里,以影片和观众的凝视为中心,电影实际上满足了男性-父权世界一种相互认同的“窥淫”的快感。香港电影《功夫》与《霍元甲》中,两位美丽善良的女性(阿芳和月慈),同样摆脱不了作为“花瓶”而被看、被凝视的宿命。不仅如此,透过影片对其“残缺美”(一哑、一瞎)的着意渲染,凝视似乎还格外承载着回归后的香港电影人一种原道、归宗的“自发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