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掷铁饼技术原理是指导掷铁饼运动技术实践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即它是指导正确技术动作结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为此这个理论极为重要,必须加以研究。我们从掷铁饼的全过程来看,它是属于园周运动。因此我们认为用动量矩(角动量)的概念来分析和解释掷铁饼的基本原理较为确切。为了说明动量矩在该运动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该运动的转动平衡和转动轴,在平衡的前提下再去研究物体的质量m,半径R,角速度ω,以及线速度等相互间关系的基本规律。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第一跳叫“单足跳”;第二跳叫“跨步跳”;第三跳叫“跳跃”。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二、三级跳远的类型1.弹跳型(亦称高跳型):第一跳跳得既高又远,且每一跳都相对跳得较高,三跳比例约为:38%左右、30%左右、32%左右。2.速度型(亦称平跳型):第一跳  相似文献   
3.
1984年全国青年田径冠军赛于5月5日—9日在杭州举行。参加比赛的共有各省、市、体育院校27个单位,男女运动员462名。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重点观摩了男女铅球,铁饼等四项比赛。参加这四项比赛的运动员共有55人,其中男子铅球13人,男子铁饼11人,女子铅球18人,女子铁饼13人。现简要论述铅球、铁饼观后感想。  相似文献   
4.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因此要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该项技术动作,其教法的研究和改革是极必要的。我在多年的田径教学和多轮次撑竿跳高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进行了教学改革。一、撑竿跳高教法的现状我查阅了有关撑竿跳高的著作共8本,其中有1957年的《田径运动讲义》;1961年、1978年、1983年三种版本的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田径》;1979年的苏联撑竿跳高的训练体系;1986年的民主德国田径训练大纲;1985年的苏联田径教科书;1985  相似文献   
5.
改革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解放以来田径教学方法的历史回顾,以及对新教学法的实验,对田径技术教法改革作初步的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跳高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达到較高的水平。如男子跳高世界紀录为2.16米,由苏联的斯捷潘諾夫所創造。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为1.84米,由罗馬尼亚的巴拉斯所創造。他們能跳到这样优秀的成績,一方面由于身体素貭訓练加强,另一方面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別在技术改革上采用了先进的俯臥式过竿方法,以及改进与提高了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等等。本文主題和目的是探討俯臥式跳高摆动腿的作用,并以力学和解剖学的根据說明它,以使在跳高的教学和訓练中引起重視。討論的問題有:一、摆动腿对踏跳腿压力的变化以及这些压力变化所导致的結果;二、摆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科学选材是科学训练的基础与前提,是运动员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要赶超世界水平,必须重视科学选材,这是摆在各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长期的运动选材实践表明,纵向预测,是系统选材的关键因素。所谓纵向预测,就是根据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规律所建立的模式,对待选队员将来成材的可能性大小  相似文献   
8.
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来看,从事短跑练习,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短跑教学所占的学时比重是相当大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短跑途中跑的教法又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短跑途中跑的教法,一般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用大量的教学时间来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由于这些专门性练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机能差别很大,所以学习起来既困难,又费时;而学习途中跑技术的时间却很少。即使学会了“跑的专门性练习”,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学生仍然掌握不好途中跑的技术功作。这种教法从小学到大学,从五十年代起,一直被延用至今。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9.
在70年代中期,发明了玻璃钢香蕉型撑竿。这种撑竿像香蕉形状有些弯曲度。这种竿子的出现,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否有所改变呢?我认为,撑竿跳高的全部动作的技术结构,必须从该运动的撑竿摆动和人体摆动的动能来源与利用这二个方面加以理解,才能正确地指导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