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老校徽     
一曲阜师范有一方老校徽,图案是一个深红色的木铎,横斜着两支向上奋飞的利箭。老校徽至今还高悬在小礼堂的前脸上方,于是它便不仅是一种纪念性的徽记。曲阜是个古地,走在大街小巷的石板路上,似乎每一脚都会踩着一个很深的典章故事,所以当你晨色黄昏漫步于曲阜师范学校的甬道,猛然间抬头看到悬于高处的老校徽,都会为之眼前一震。你会发现正是它的非凡气势和色彩,合着古碑老楼、书声歌语,昭示出曲师历史别一种伟岸的气度和内在韵致。因此,我总想一所真正具有文化深度的学校,是不能没有校徽的,仿佛人不能没有灵魂,它是学校的心,…  相似文献   
2.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早期夏商尊鬼崇神文化蜕变为西周时期的人道设教,以至于没有像西方社会形成彼在性唯一神灵宗教信仰。后来,儒家将西周时期所产生的人本道德观引申推阐为社会的基本思想理论,对民族信仰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信仰文化体系,即以现实性的"相信"为其信仰的心理趋向;以"自然合理有价值意义的现实生活"为其信仰内容;以天人、人人、自我整体优化实现为其信仰的至高境界。独特的民族信仰文化体系,最终沉积为华夏民族久远以来特定的生存文化观念和人格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士君子儒,是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群体,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承载者。在中国近现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碰撞交汇中,他们一方面自觉不自觉秉承着传统的深质,一方面面对现实与时俱进,以大无畏的君子人格和历史责任感,融汇中西文化,特立独行,舍生取义,投身于民族危亡的拯救之中,从而从历史不绝如缕的承续关系上,完成了中国古代士君子儒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变。为我们深度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提供了独特具体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春到杏坛     
春暖花开,杏花绽放的季节,我登上了曲阜孔庙的杏坛。太阳东南,熙风拂面,几只天真的白鱼鹘鸟在高大的柏树间上下翻飞,坛四周疏朗的杏枝上红花摇曳,轻缓的古筝曲从远方隐隐飘来绕柱流淌,三三两两游人轻声漫步,从苍碧的古松和雕梁画栋下走来过去。此情此景使找不由想起《庄子》中关于杏坛的描写:“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联。一日子与孔子过不同,故书中予孔多有笔代。汰而,当河风带着钢等访芬吹来时,在庄子看来,尽管孔夫子有诸多不是,但他的杏坛絮学不失为人世间自认谅美的一旦。朴问波阳的密林深处…  相似文献   
5.
孔庙学刍议     
孔庙既是专门用于祭祀孔子的庙宇,同时也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社会教育的象征和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崇拜信仰的标志。因此,它不仅在曲阜,在海内外也广泛建造存世。孔庙文化是一个多维化的结构,从儒庙建筑群到祭孔大典,再到庙宇文化遗存和庙学合一体制,一直到孔府档案典籍、衍圣公及其职能承担等,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儒庙历史文化体系。从这一体系出发,创建独具特色的孔庙学,不仅是深化孔庙研究、拓展儒学研究的需要,也是孔庙科学义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舞雩咏归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就因为上面这段话,古城曲阜城南的沂河边上,至今仍保留一处上古时期的教育遗址——舞雩坛,自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篇少有的芬芳四溢令人回味无穷的教学童话。  执教孔子故里近二十年,日子匆匆,教学难免有些沉闷和迷茫,尤其在今天所谓的转型时期。忽一日想,也许那古坛会给我些新的生意和灵感,而不仅仅是授课时一个“舞雩咏归”的典故。于是,当春色在城墙外稍稍露出新芽的时候,我决定出城去,去实地步读一下这道古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