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翻译的审美再现包括人物形象美、叙述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发现,由于译者原则不同,杨译忠实于原文,有利于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语学者研究;霍译则更加顺畅,容易为普通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吴启雨 《考试周刊》2014,(66):17-19
美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英汉互译中,保持原文之美并予以再现绝非易事。本文从美学的角度,依据刘宓庆先生提出的文学作品审美的四个层次,即形式美信息层、整体美信息层、技术信息层和社会文化信息层,采取译例分析的方法,评析张培基先生《故都的秋》译文Autumn in Peiping,探究译文是否在这四个层面上保留原文之美并予以再现。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审美再现包括人物形象美、叙述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发现,由于译者原则不同,杨译忠实于原文,有利于爱好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语学者研究;霍译则更加顺畅,容易为普通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是一部重要的中国文论著作,其英译也有多个版本,然而少有学者对其英译作系统性地研究。文章采取语料库的视角,对《文心雕龙》两个译本风格差异作了词汇和句法层面上对比研究,造成两个译本差异的原因是译者翻译立场和翻译策略综合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