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提问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文章分析了地理课堂提问的作用,并以《城市的区位因素(一)》一节为例,节选了同样授课内容、不同教师讲解的两次实录,通过图表比较来思考两次课堂提问的异同,最后提出要避免课堂提问误区,以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梅州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分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当地教育的投资、加快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工作、完善高中地理教学体系和组织乡土地理专家对全市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的井型,选用适当的单井流量公式,运用迭代法对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进行计算,较以往的推求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对天水市城区三口不同类型的水井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深入分析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桂林市城区多层次旅游资源评价集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质量总体上处于好的等级,各景点应根据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管理与服务水平进行分层次开发建设,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简单直观、行之有效的评价旅游资源质量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李晖  王月  翟禄新 《广西教育》2013,(14):11-13
为了解广西地理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们于2012年5月至8月对广西各个市县的地理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问卷38份,有效问卷3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男性18人,女性20人。调查对象所在地分别是:钦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桂平市、玉林市,一共调查了18所中学。下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一、广西中学地理教师自然现状(一)学历状况  相似文献   
6.
地理师范生作为地理教育改革的主体,其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关系到地理教育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在校地理师范生专业发展情况分析,从在校地理师范生角度探讨地理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试题特点
  2014年高考广东地理试题的命制延续了前四年的形式,即由11道单项选择题和2道综合题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每道4分,共44分;2道综合题都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组合命题,共56分,地理部分总计100分,占文科综合成绩(300分)比重的三分之一。纵观地理部分的命题,基本符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考试内容也符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试题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在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中,导课环节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首要和关键一环。本文结合地理新课标对地理课堂导入的要求,初探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导入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晓军  翟禄新  李艺 《资源科学》2013,35(1):157-164
为了定量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和程度,在阐述水资源足迹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实体水消费、产品水消耗和生态水需求等账户对2000年-2009年桂林市的水资源利用进行定量测度,并根据水资源匮乏度和万元GDP水资源足迹等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桂林市的水资源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接近不可持续的临界状态;实体水消费在水资源足迹中占的比重最大,而农业灌溉用水又占据了实体水消费的80%以上,今后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农业尤其是猪肉、牛肉等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旅游业;尽管万元GDP水资源足迹逐步下降,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还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武威盆地水循环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翟禄新  冯起  张永明  郭瑞 《资源科学》2008,30(10):1463-1470
水文循环的变化趋势分析是水文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武威盆地的水分循环与转化直接影响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特别对下游民勤盆地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根据武威盆地1956年~2000年降水、径流系列资料和农田灌溉用水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对盆地水循环要素进行分解,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检验分析了9个主要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武威盆地1956年~2000年降水量和年总蒸散量没有明显增加;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盆地入流量、盆地出流量、盆地净入流量和土壤水分净通量均有明显的减少趋势;盆地内年土壤水分通量则变化趋势不明显。人类活动强化了盆地内水分循环,并没有使武威盆地水资源消耗量明显增加;农业灌溉不仅袭夺了盆地内地下水的蒸发,同时减少了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红崖山水库入库流量的持续减少,主要是上游出山口径流的减少和东大河外调水量的增加所致。研究结果可为缓解流域水资源紧缺、制定科学的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