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项目化作业中的“项目”是指由若干个交际任务或学习任务构成的一组旨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运用语言的活动。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确定  相似文献   
2.
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障碍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适应性障碍产生的主观原因,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跳跃性思维本质上属于发散性思维,因此,它具备发散性思维的一般特征,如定向、新颖、层级、变通的特性。通俗地说,就是思维灵活、不呆板、有想象力且会变通、不拘泥。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恍然大悟,就是跳跃性思维最通俗的概括。在语文教学中,若在阅读时合理地使用跳跃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开阔思维空间,进一步把握文章宗...  相似文献   
4.
教学投入是影响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变量,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当前关于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研究却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需求。文章基于全国221所本科高校8255名教师的调查数据,首次系统考察了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支持了“环境—自我—投入—结果”模型:教学投入受到教学环境感知和教学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工作满意度。高校要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改善教学体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激励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三沟通英语专业学员的自身特点,即学员英语水平的参差性、在岗培训时间的短暂性及分割性等,如果我们老师仍采用对待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对象的改变迫使我们对三沟通英语专业教学进行思考.通过几年对初中英语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北京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05年-2010年博士毕业生历史数据的梳理,以及对2010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比较了男、女博士毕业生的年终落实率和求职过程与结果。研究发现,女博士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所需时间长于男博士。但在落实率、获得的工作机会总数、实习期间和实习期后起薪,以及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讨论了女博士在求职过程和结果上的特殊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美国伟大诗人布莱恩特《对死亡的看法》一诗的赏析和探究,启发读者应以一种乐观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死亡”这一事实;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活目的,怀有坚定的信念,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有幸前往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时间虽短暂,但是作为新课改中的一名教师,针对所见,对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好课定位等,我感触颇多。一、教学经营理念转变杜郎口中学捅破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布置,三面黑板,没有讲台,师生平起平坐,教师不再喋喋不休,真正  相似文献   
9.
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的迅猛发展满足了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要,为优化安全科班学生的培养,提出基于知识产出形式创新的改革法,本研究以《安全学原理》教学为基础,从知识环境的变化出发,调整知识结构的构成来重新组织教学,将树状的知识传播方式更新为网络状知识产出,强调教育中增进双方的合作互进关系,模糊双方的社会地位鸿沟,旨在探索一条高校教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北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及队伍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都在下大力气推动就业指导中心建设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本研究旨在对北京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基础建设和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进行实证调查,从而勾勒出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微观环境,为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一、就业指导专门机构的设立20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